“杭州五年改善危旧住房!”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这一句话,对杭州危旧房里的住户来说胜过千言万语。今后,大小便靠马桶的日子;一刮台风就要四处投亲靠友的日子;夏天闷热难堪冬天冷风直灌的日子……
好消息传来……
“真的5年内会改善吗?真的吗?”75岁的江大爷有点不敢相信,一连问了好几句,声音都有点发颤了,“我已经盼了十几年了,现在终于盼到头了,如果是真的那就好了!”江大爷住在沈塘新村5幢9号门。据他说,这幢筒子楼建于1958年,砖木结构的房子没有几根钢筋,大部分是用毛竹来代替钢筋,安全问题让里面的住户愁断了肠。“这个真当是太好了!希望越快越好!”
“真当是好事情啊!”看到报纸上说改善危旧房的消息,家住弥陀寺路21号的顾玉英一路小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附近邻居。顾玉英的家在天花板下要系很大一只塑料袋,下雨的夜里隔半小时就要起来倒一次水。“我白天盼夜里盼,就盼着早点拆!”说话间,顾玉英早已红了眼眶。
百姓叮咛多……
“政府的决策,我们坚决支持!但同时希望政府也能尽可能快地将进一步的好消息告诉给我们老百姓。”铁路花圃新村的裘师傅说:“我们这里凯旋路在整治,附近的居民都有一个疑虑,这个小区到底会不会拆?什么时候拆?如果不拆迁,那什么时候整治?这都希望政府能够有个明确答复给我们。让大家心里也有个底,好安排一下家里的生活。”
家住泗水坊的罗望非常关注改善的进度,他打电话给本报记者说:“希望危旧房改造先照顾市中心。因为这里临近西湖,商业点密集,客流量大,经常有外国人跑到这里来拍照片,每逢碰到这种情景,我真感到为杭州丢脸。”
沈塘新村的江大爷则一本正经地说:“改善不能只看表面,要把房屋结构安全放第一位。原先的毛竹当钢筋的情况,实在是慌兮兮,希望能加固一下。”
铁路花圃新村的王大妈说:“既然要来整治,就要彻底弄好。比如我们这里因为地势不平,东西边高度相差20厘米,落雨天经常要水漫金山,政府除了修房子外还要再修修路。”
住户中要求拆迁的呼声也很高。他们说,有的老房子实在修无可修,改无可改了。一般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狭小空间也实在是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所以对哪些没有保护价值的危旧房,希望还是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尽快拆了吧。
……
杭州市的危旧房到底破旧到什么程度?居住在里面的老百姓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两天,记者探访了三处老住宅。
国货路:已有2个老人摔下来
国货路上这幢二层楼的木结构房子据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灯光下,记者看到低矮的天花板上糊着的报纸已经褪成了黄褐色,露在外面的木板老化得非常厉害。楼梯下面的过道处堆满了煤气炉和锅,这是居民们平时烧饭的地方。
外出洗澡回来的谢先生说起住在老房子的不方便,有一肚子苦水。老房子里没有任何卫生设施,家家户户至今还在用马桶、痰盂。“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大问题。”谢先生一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今年已有2个老人从楼梯上摔下来,其中一位摔断了骨头,休养了6个月,至今还没好。”谢先生还让记者亲身爬一次楼梯感受一下。记者抬头一望,只见木楼梯又窄又陡,有些地方木板已经脱落。一踩上去,感觉脚下的楼梯整个在晃。
泗水坊:上厕所也有早高峰
“在我们农村老家,现在也都不用马桶了,”一位租住在泗水坊的小伙子说。电线也私自接了很多,记者看到房子的墙面、天花板上爬满了很多缠绕在一起的电线,“我每天都挺害怕的,木结构的房子上接了这么多电线,看着就慌。”他说。
由于没有卫生设施,很多人就蹲在自家门口洗东西。记者看到泗水坊那条小巷的地上放着很多脸盘,大家在水龙头上接了皮管,蹲着就洗了起来,小巷的那一段积满了水。“不方便的事情多了。”一位住户说,“这里两幢楼,旁边才一个公用厕所,早上大家都要去上厕所,也跟交通一样的有‘早高峰’。夜里我们就在房间里放个痰盂,房间本来就小,都是痰盂那味道。说起来我们也都是居住在天堂里的市民,谁想到我们还在过这样的生活。”
花圃新村:每逢下大雨水漫金山
“每逢天下大雨,我们就要遭殃。十几厘米深的积水,半个小区就像水漫金山一样,逼得大家只有脱了鞋袜、挽起裤腿,才能走得出这片汪洋。”住在铁路花圃新村6幢的薛师傅一提起这老房子的事情,就不住地摇头。
铁路花圃新村就在凯旋路附近,是上世纪70年代时建造的老小区。一走进大门,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小区左边的地势要比小区右边整整低了20多厘米。“这里只要雨下得大一些、时间长一些,那积水就如同水库开闸放水一般向家里哗啦哗啦地涌进来。不一会,家里的桌子,床、柜子便都浮在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