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永康人叫它“松化石”。现在永康城区人家,60%的家庭摆有一两块“松化石”。这种收藏风,在永康越来越盛。但令人不解的是,有些人花数万元,到外地去买这种“石头”,而当地同样价值连城的宝贝,却被一些人当作废品,四处乱扔乱丢。
“松化石”欣赏价值蛮高
据当地有关人士介绍,自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以来,永康民间一直称呼硅化木为“松化石”。自唐代的陆龟蒙、齐己等诗人以来,历代文人骚客,都有赞咏永康“松化石”的诗,历代的藏石家专著,如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清代诸九鼎《石谱》及应谷泰《博物要览》中,都记载了永康“松化石”,说明这种“石头”在赏石文化中有重要地位。
在永康,除了松石亭,还有松石山、松石街、松石路、松石镇等古名称,其中,松石路这一路名,延用至今。永康的不少古建筑,如著名的“徐震二公祠”中,都在天井里放了一对“松化石”,因为在永康人心目中,“松化石“具有防火、避邪和镇宅的作用。
“石痴”高价收购外地宝贝
永康根艺盆景赏石协会中,赏石分会有20余人。该协会秘书长杨斌,收藏了大大小小7000多方(收藏术语,一方即一块)“松化石”。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每面墙都装了博古架,摆满了各种石块。杨斌介绍,他的“石友”很多,前几天有个朋友刚托人从新疆运回来一批,光运费就有上千元。
杨斌经常要到金华金东区的下吴村淘宝,10年前,那里的人还没有认识到硅化木是宝贝,而他已闻风而至,并已在下吴村花了60余万元。他指着一块电视机大小的石头说:“单这一块,就花了9800元。”
杨斌认为,永康有独特的“松化石”赏石文化:既有实物,又有历代文献记载,作为永康的子孙,他想把老祖先的传统发扬光大,让它与安徽灵璧石、太湖石齐名。
今年35岁的杨斌有个理想:到乡村建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子,摆放他历年收藏的石头,搞一个“松化石展览馆”。
高价“松化石”与拖把为伍
不过,也有很多当地人,对硅化木的价值认知度差了一大截。
在永康一个村子的浴室里,有一块杨斌认为价值上百万元的、清代出土的“松化石”,与拖把、菜篮等混在一起,上面扣着一个脸盆和一个洗菜篮。因为是村里的公共财产,他想买而不得。另一块小点的,则在2000年被小偷偷走了。
在永康一个仓库里,两块明代出土的“松化石”的摆放地,则被居民开发成了菜园,石头上长出了青苔。
另外有一块“松化石”,还被摆放在永康人民医院的水池里。
杨斌说,境遇如此的古“松化石”,在永康还有不少。
●相关链接
硅化木,是远古时期埋藏在地下的木料在地壳运动的压力下与岩浆接触后,原先的组织被硅或钙等矿物加以替换,并再次结晶新成的新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