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义乌12月7日电 到昨天止,义乌市已有321个行政村的345家村级商店,实行了商品销售“备证标记”制度。在这些商店里,所有商品的外包装上都贴了圆形的“备证标记”,农民消费者只要看到这些标记,就可以放心消费了。
农村消费市场大,销售商品杂乱,管理难度颇大。义乌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安全问题,这个月,市里专门出台了《食品安全责任制》等7个规范性文件,针对农村消费现状,接连“撒”下了商品消费监管责任网、现代商品流通网和群众监督举报网,以保障百姓的消费安全。
11月底,该市就与各镇乡街道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并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头。谁管源头,谁管流通,责任书上写得一清二楚。源头监管的主要职责是清查伪劣食品的生产、加工窝点,两周来,全市共捣毁假冒食品生产窝点22个。流通监管的重点主要在对进店上柜食品的把关上,凡是未获食品生产许可证,未在食品外包装上标注QS标识的食品全部逐出市场。
从12月开始,义乌在农村全面实施商品进货登记制度,每样商品都要有“商品索证明示卡”,必须贴上工商部门颁发的“备证标记”。同时,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齐抓共管,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农村商品安全检测体系。
义乌市还大力开展群众监督网的建设,现已建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维权联络点814个,让伪劣商品成“过街老鼠”,无处可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