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负责人昨晚紧急致电本报记者澄清———
汝南并非独一“中国梁祝之乡”
宁波作为梁祝“申遗”牵头者理所当然也是
他们澄清: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等早已多次磋商,并达成梁祝“申遗”的《宁波共识》。授予汝南县“中国梁祝之乡”,其实这个权力是保护权。凡是全国有梁祝遗存的地方,只要申报,都会授予一个保护权。宁波代表中国为“梁祝申遗”,当然也是“中国梁祝之乡”。
另据记者昨晚从北京有关方面探知,由宁波方面申报的“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空间”国家级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已经上报国务院,即将由国务院正式公布。
因为梁祝的故事,很多人选择到梁祝公园举行婚礼。王勇摄(资料图片)
最初的报道歪曲了原意
中国宁波网讯日前上海某报报道的有关“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汝南县为‘中国梁祝之乡’”一文,在浙江、江苏、山东等梁祝遗存地引起很大争议(本报昨日予以披露)。昨晚,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负责人独家紧急致电本报记者,发表澄清声明:“该报记者在文中歪曲了采访当事人白庚胜(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原意,河南汝南县并非独一‘中国梁祝之乡’,其实只授予其一个县域的保护权。而总部设在宁波的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代表中国在为梁祝‘申遗’。宁波作为牵头者理所当然也是‘中国梁祝之乡’。”
他们澄清: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等四省六市早在前年和去年已多次磋商,并达成梁祝“申遗”的《宁波共识》。这《宁波共识》是大家的共识,和则互利、分则俱失。授予汝南县“中国梁祝之乡”,其实这个权力是保护权,即授予一个县域的保护权。凡是全国有梁祝遗存的地方,只要申报,都会授予一个保护权。并非授予某地方保护权后就是唯一的“中国梁祝之乡”。
昨晚,此前报道“始作俑”的被采访当事人白庚胜还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在今年10月1日于宁波举行的“海峡两岸中国梁祝口传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上,他已发表过如下意见:“梁祝是中国的梁祝。所以,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今后要深入拓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在全国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希望全国梁祝遗存地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共同做好激扬梁祝文化的工作。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展现了极大的宽容性和包容性,充分尊重国内各梁祝遗存地的正当权益。宁波方面积极牵头组织‘申遗’,全方位做好学术、艺术、旅游等方面遗产保护和市场拓展工作,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团对此工作非常满意,并给予高度评价。”
众专家:梁祝是中国和世界的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刘魁立教授也称:“多年来,宁波鄞州区一直踏踏实实、锲而不舍地做着梁祝文化的方方面面工作,而且做得非常出色。站在全人类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梁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只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同时也是世界性的。把我们的文化创造与世界同类文化放在一个层面上,共存共荣,这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昨天,杭州市旅委、万松书院、绍兴市文化局、上虞祝家庄等单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梁祝是全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遗产,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邮政局在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也特意选在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等四省六市首发。所以各梁祝遗存地要以更高的姿态,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弘扬好这份遗产,而不是狭隘的名分之争。如果某地把具体抢救、传承、保护和弘扬工作束之高阁,仅仅为了荣耀一味地去争名夺利,就会显得滑稽可笑。这就无颜于先人,也愧对后人。
复旦大学教授郑士有博士认为,现在梁祝文化申遗局面非常好,百花齐放,各遗存地都在挖掘梁祝文化,做好保护开发工作。各地可以各做各的事,但要站得高一点,要有“这是中国的梁祝、世界的梁祝”理念。在这个理念下,我们可以做很多探讨工作,深入挖掘梁祝的精神内涵,为社会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教授说:“梁祝的遗产很丰富,表明梁祝的文化在传播,有影响力、有魅力,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大家要按照遗产学的标准,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么保护。我个人认为,研究梁祝就是为了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
河南省驻马店市文联主席、驻马店市梁祝研究会会长刘康健也称:天下梁祝一家亲,现在国内梁祝的格局大同小异。我们是在宁波梁祝故事的框架下进行吸收、宣传、抢救的工作,求同存异,携手申遗,加强团结,互通有无。
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樊存常,江苏省宜兴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健等也说,梁祝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所以我们应该放宽胸怀,共同申遗。现在就要不拘泥于小节,从大局出发,共同担起责任,推进梁祝“申遗”工作。
昨天正在为梁祝“申遗”事项走访国家有关部门的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表示,历史已经跨入21新世纪,如果继续再为“梁祝之乡”争论谁是谁非,没有多大意义。当务之急是全国梁祝遗存地把各自的基础工作做好,共同把这一中华瑰宝推向世界。
宁波正在国内开展相关“申遗”
另据记者昨晚从北京有关方面探知,由宁波方面申报的“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空间”国家级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已经上报国务院,即将由国务院正式公布。
撰文记者陈旭钦
“梁祝”文化要加强包装
市民建议拍电影、歌剧
记者丁晓虹
宁波晚报讯 昨天,许多市民和专家在看了相关报道后纷纷打来电话,他们希望,在有了大剧院这样的文化设施之后,有关部门应做更大的努力,打造属于宁波城市的文化标志。
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俞丹桦在看了本报报道后表示:“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文化类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好这方面资源,而且要开发利用好,要真正重视文化遗产。”
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办公室张柯锋认为,“传说”这个东西本身就很“软”,而且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谁也无法考证到底源头在哪,更多的是在人的心里。“如果非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宁波是梁祝的发源地,建议用更现代、更时尚的传播方式。”他建议,可以包装拍摄一部畅销影片———电影其实是最好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就比如许多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就是美国大片中的美国,一部《射雕英雄传》让桃花岛真的成了旅游胜地。“到时候,不仅是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会说,‘梁祝’就在鄞州,就在宁波,甚至能吸引无数青年男女前来‘东方的爱情圣地’宁波‘朝圣’。”
“梁祝”是一笔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巨大无形资产,在一县级媒体工作的陈勇也提出了文化品牌包装的概念,“往往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只是本地区域,在全国却名气不大。”他认为,北京以话剧《茶馆》为城市文化标志,成都邀请三宝为之量身定做歌剧《金沙》,桂林人告诉你不看《印象·刘三姐》就不算来过桂林,丽江也不仅仅满足于雪山音乐节、开始操盘《印象·丽江》,而杭州西湖也打算推出自己的《西湖印象》,为什么宁波不能有自己的《宁波印象》、《梁祝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