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置教士
120年前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尽收眼底
《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惊现安徽省博物馆
浙江在线镇海12月7日电 (通讯员 吴晓鹏 方芳) 清晰再现120年前中法战争镇海之役景象的《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最近在安徽省博物馆文物仓库被发现。今天上午,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整理刚刚从安徽省博物馆取回的所有图片史料。
上元接仗获胜情形
据初步考证,《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为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取得胜利后所作,共13辐,除1幅《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纪念题跋外,其余12幅分别为“设立电杆”、“分段筑堤”、“机器打椿”、“水陆勇丁挑石沉船”、“水陆藏雷”、“迁置教士”、“杜绝引水及撤灯去标”、“上元接仗获胜情形”、“再毁法船”、“放哨击敌”、“堕炮自伤”、“夜袭法船”。全套图均为绢本工笔,目前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整套《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描绘了中法战争镇海之役,每一幅长为106CM,宽为77CM,均辅以文字说明,内容涉及军事布防、后勤保障、外交干涉、电报通讯、交战情形等各个层面,全面、直观地展示了此次战役的整个过程,与纪念馆所陈列的《镇海口海防布置战守情形图》相呼应,透露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补充和丰富了有关中法战争镇海之役的史料。
设立电杆
经查证又发现,当年指挥镇海口中法之役的浙江巡抚刘秉璋是安徽庐江籍人氏。这位淮军的重要将领长期领兵打仗,并与洋人打过交道。1883年1月29日(光绪8年)被授为浙江巡抚。中法战争镇海之役时,刘秉璋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虽未亲临前线,但他在战前曾深入沿海,两次到镇海实地勘察,亲自决定镇海的防御方针和具体部署,并增建镇海至宁波的电报线路,利用先进的通讯设施遥控指挥,对镇海抗法保卫战的胜利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刘秉璋回到安徽老家后,将这套《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带回收藏,继之辗转至安徽省博物馆。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负责人告诉笔者,此图集将被复制制作后,不久将在该馆展出。
相关链接
中法镇海口之役
1885年春节后,法国远东舰队日夜窥视镇海口南北两岸,战事一触即发。当时清政府十分重视当地的防务,由浙江巡抚刘秉璋和提督欧阳利见亲自抓防务,大规模构筑能有效防御法舰炮击的新型炮台,加强甬江口航道守备。1885年3月1日,法国远东舰队大小兵舰10余艘,在孤拔的统领下向甬江口两岸的招宝山、金鸡山炮台发起进攻,因清军阵地坚固、士兵勇敢、将领统筹指挥有方,法军被打得焦头烂额,锐气大减,连攻半月不能得手,后退至金塘洋面等待援军。清军在吴杰、王立堂等将领的率领下,多次出击袭扰法舰,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法军不敢轻举妄动。至6月中法双方议和成功、最后一艘法舰离开镇海为止,这一战役历时103天,是中国近代对外作战史上唯一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海岸保卫战。据传,孤拔在这次战事中受重伤后死于澎湖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