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军小学五(5)班的罗宇青格外忙碌,离这学期首开的“课外阅读等级考试”只剩20多天了,身为课代表的他既要自己看书,还得督促那些喜欢看漫画书的同学先把学校列的书目消化掉。
这学期期末,学军小学二至六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将参加“课外阅读考试”,内容以学校制定的书目上的必读书为主,不同年级有不同书目,低年段七八本,高年段十多本,成绩分“合格”、“优秀”两种,并记入学生档案和成绩报告单。
流行什么就看什么未必好
“《古诗80首》、《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名篇选读》,这些我都不喜欢看,年代太久了。”五年级的凡凡(化名)指着书目说,除了《格列佛游记》、《上下五千年》等,他觉得感兴趣的书还是太少。
记者进行随机调查后发现,男孩子大多喜欢科幻、人物传记、历史等书籍,女孩子大多喜欢童话、漫画、趣味小说,学校列出的书单虽然考虑了这些方面,但相对于他们的兴趣还太少。
在编制书目前,语文老师袁劲梅统计过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她认为不能一味由着孩子:“不能单纯根据他们的喜好,现在小学生跟风现象很严重,往往流行什么就看什么,也不管好不好。学校列的书目以名家名作为主,因为这些书籍的语言、内容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像冰心的书,我也知道大部分男同学都不喜欢看,但有考试在,他们起码会去了解,这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增强文学功底都有好处。”
对此,五年级学生家长唐女士也认为:“小孩子看书确实需要引导,有时候强制并不都是坏事。”
看了必读书何时看漫画书
由于要考试,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一个学期内,把所有的书看完,“10多本还不够我看呢,”五年级的吴荻凡说。但也有少数学生觉得左右为难,“平时要上课,晚上要做作业,要是把必读书都看完,哪有时间看漫画。”几个男孩子低声嘀咕说,必读书有10多本,漫画书一套也有10多本,这样一来只能二选一。
“阅读量控制在教育部门规定的范围内,没有增加学生负担,而且基本上都能通过考试,要说‘时间不够’那也只是看快餐书籍的时间没有了。”袁老师笑笑说,孩子的阅读和吃饭一样,都存在偏食问题,通过全班范围的阅读可以纠正偏食。她说,对学生的兴趣,学校并不扼杀,虽然科幻、童话比例不大,但都有,“不能让孩子与时代脱节,像哈里·波特和杨红梅童话,就是顾及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考试这一形式值得推敲
浙大教育学院吴华教授认为,学校的初衷值得肯定,制定书目也是需要的,但考试这一形式值得推敲,“是不是一定有这个必要?现在学生要考的东西太多了,这与初衷有点南辕北辙了。”
他说,举行读书报告会、设立主题交流会、成立学生社团或许更有效,“考试这一形式可以进行小范围尝试,做观察和跟踪,看到底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再决定是否全校铺开。网络时代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相当丰富,根本堵不住。文学修养不是强制就能提高的,如果书目上列的必读书孩子都有兴趣,不考试也会去看,如果没有兴趣,倒不如结合到课本里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