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听讲座,我们都该觉得幸运,因为我们投生为最强大的人类,没有投生成一棵植物、或者一只鸟,不会面临被人类随时生杀予夺的痛苦。”这是冯刚在为学生作讲座时,十分喜爱用的一个比喻。昨天,来自新疆、被誉为野生动物摄影界“野驴之父”的冯刚,开始了他在杭城高校的环保人生讲座之旅。
迷路戈壁喝尿生存
为了拍摄最真实的野驴生存景观,冯刚曾在追随驴群的途中在戈壁迷失了10个多小时,依靠喝自己的尿生存到同伴寻找到他的那一刻。
那时他已经留下遗书:“我是乌鲁木齐六中英语教师,来卡拉麦里拍野生动物。我已迷路10多个小时,已脱水,筋疲力尽……我可能遇难。如果您拣到三脚架和相机,请送至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或者给我妻子郑蜀湘,并请他们把相机中的胶卷冲出来,这就是我的遗作。”
而他的同伴说,之所以能找到他,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找到野驴,才能找到冯刚。
“谢谢你对我爱好的支持。我花了家里这么多钱。如果我不是迷上了野生动物摄影,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得多,请不要怨恨我……”10年来,冯刚为摄影投入超过了60万元,这是他在荒漠被困时,曾希望留给妻子的最后留言。
他说,只要他拍的这些图片,能够引发人们内心对自然的真爱,成就更多的环保主义者,他做的这一切就值得。
动物园驯不回野性
“我们从不去动物园拍摄。”冯刚说,“你从动物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来,它们已经没有野性和灵气了。”
即便是现在流行的“野生动物园”形式,冯刚依然认为,那也驯不回动物的本性,“无非是把小笼子换成了大笼子。”他说,国外的先进做法,是让人乘车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寻找动物,而不是划分什么“狮子区”、“老虎区”。
“那么喂活食能找回动物的野性吗?”记者追问。“很难。”冯刚说,那些在动物园里近亲繁殖出来的野生动物后代,能力已经越来越退化,等到这个物种的动物全是“一家亲”的时候,投入再多的人工也不能挽回它的物种危机。
杭州人环保从拍鸟开始
“南方‘食野’现象这么严重,城市开发进度也很快,野生的哺乳动物是很难得拍到了。”冯刚说,南方的鸟类要比荒漠多,所以,杭州人的环保爱心,可以从拍鸟开始。
不过,浙江野鸟会的会员、鸟类摄影师张勇,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开发的进程,他们的摄影阵地也在渐渐缩小,“最近,又失去了一块阵地。”
就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外的北面,摄影爱好者们曾在那片湿地中找到过10多种鸟类,“不过最近一次去的时候,已经是工地了。”张勇说。“城市的开发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不否认,人类肯定需要建设,可我们还是希望建设开发与环保能找到一个结合点,给鸟类一点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