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尽管早晨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4度,但对于袁花镇镇西村的特困户王福良来说,这个冬天却是最温暖的。3天前,由市、镇、村三级帮助王福良建造的3间新瓦房刚刚竣工,住了20多年原村养蚕共育室的王福良和残疾妻子正式搬进了新家。
其实,在海宁市农村,今天同样拥有如此好心情的特困户远远不止王福良一家。海宁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截止到12月初,全市市、镇、村三级通过投入650.59万元帮扶资金,三年前既定的998户农村特困户危旧房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2003年初,海宁市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特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的工作计划,并经市人代会通过,连续三年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最终确认了998户特困危旧房家庭作为帮扶对象。
由于农村特困户危旧房改造对象大多属于非残既病或无劳力、无资金的双“缺”户,即使在政府补助后靠其自身也难以按期完成旧房改造工作。为此,海宁市、镇(街道)、村三级专门建立了干部联村和联户包干制度,帮助协调解决施工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异地搬迁户宅基地落实等问题。对于双“缺”户,还由镇(街道)、村指定专人全程包办。盐官镇桃园村旧房改造对象夏苗松,家中祖孙三人,祖母62岁,两个孙女只有11岁。2004年被列入旧房改造对象后,村里确定一名村干部全程帮助拆房、建房,并帮助砌好灶台、接通水电、采购添置生活必需品,在市、镇二级补助6000元后,缺口的2600多元资金也全部由村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