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人在上海找到了一门新行当:“木头垃圾回收”,并把木业工厂开进了大都市——
在城市里“淘”木材
农民进城“伐木”
卫典新是来自于安徽省寿县的农民,近年来,他专门在上海奉贤南汇一带收购各家木器厂的下脚料,然后把它们运到奉贤钱桥镇经济园区,卖给设在那里的上海万象木业公司。
“万象”是浙江丽人木业集团与上海环卫系统关联单位合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丽人”,就是“丽水之人”的意思——早先,它一直在浙南山区利用林业残次材作原料生产人造板。两年前,集团主要负责人在上海调查市场时,惊喜地发现了城市里其实也有大片“无形的森林”——那么多的装潢废木料、淘汰废家具、加工剩余物、绿化枝桠材!于是,他很快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工厂开到上海去,把这么多令人头痛的“木头垃圾”利用起来,作为自己的原料。上百个“卫典新”被招到他的麾下,成为向万象林业公司供应原料的“另类伐木工”。
交售“木头垃圾”
日前,我们来到万象公司参观。正赶上卫典新和他的司机开车进厂,在收购处前排队,等着交售废木料。他那挂着安徽牌照的蓝色两吨卡车上,满满当当地装着上百袋下脚木块、板条。在他的前面,还有两台载着各种“木头垃圾”的农用运输拖拉机,其中一台在过磅,另一台已过好磅,正驶向厂内宽阔的原料堆场。
宽阔的堆场上,废残木料堆成了好几片偌大的“木头山”,死树、枯木、破楼柱、旧家具,应有尽有。堆场有两台机器,正在将块头太大的死树切割、锯短,还有些工人在清除木料中混杂的铁钉、水泥。
“死木材”变板材
万象公司的负责人老吴,陪我们细细察看了把这些看来乱七八糟的“死木材”循环起来、“变废为宝”的全过程:
工人们先把已经切割、锯短、拣清杂质,并经“淋水配湿”的“木垃圾”放上输送带,送进剥皮、热磨机,研磨成纯木纤维碎片;这些碎片在一连串密封的机器中,被自动加工成一张张纤维板、刨花板,流水般送上“晾板机”,自动堆垛成一定的高度。再经三天左右的自然降温、散湿,就可送入最后三道工序——切边、砂平、包装。此时,早先的城市“木头垃圾”,就都变成了优质的板材,披挂一新地进入木材市场、装潢超市、家具商店。
我们问卫典新目前生意怎样,卫典新说:“一天能收两三卡车杂碎木料,交到厂里,开销以外可赚一二百元,而且是现交现付。”
给“废木”利用算本账
在厂部办公室,负责人老吴给我们算了一本账:
公司目前两条流水线,每月需要消化2万多吨废木料,生产1万吨中密度纤维板、5000吨刨花板。用各类废木料作原料,虽然稍为麻烦一点,但是产品质量比单纯用林区鲜次材更好,市场反映很不错,工厂的效益正在稳步增长。下一步,公司计划在上海组建更大的废木料回收网络。这样不仅可以为减少上海城市“木垃圾”多做一点贡献,也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他们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更大支持——既不要钱,也不要地,只要多加宣传,请市民大众千万不要再把这些“木宝贝”都当垃圾烧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