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11)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通过自主创新,迅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广泛建立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依托江苏的产业基础和科教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优势产业领域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变成“江苏创造”,提升江苏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龙头和支撑作用,推进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实行重大科技创新课题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采取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投入机制。加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保护和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
(12)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全面提高企业、政府、社会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大力提高企业的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的加速和提升。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促进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信息装备的国产化比例和信息技术及服务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
(13)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抢抓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利用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市场,加快构筑重点产业带,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做大做强做精装备制造(含汽车、造船)石油化工、冶金、能源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超前培育战略性产业,积极发展带动增长方式转变、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生物能源、新型环保、网络家电等产业。积极实施大企业战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迅速壮大。开展知名品牌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扩大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提高江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占有率和竞争力。
(14)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总量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达到40%。以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以软件业为重中之重,拓展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领域。实施软件业销售收入和出口额的“双倍增”计划,积极构建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和名牌,扩大软件外包业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本土物流企业,依托交通枢纽和重点开发区,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现代物流基地。发挥无锡工业设计园的示范效应,建设一批工业研发设计平台。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鼓励支持中心城市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江苏地方金融,推动南京等大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商务服务和大型会展业务,推动在南京、苏州、无锡形成国际性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南京现代服务业中心、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和连云港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提升增值电信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创意等未来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重点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环太湖、宁镇扬泰、徐淮盐连宿三大旅游圈和沿海旅游带。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大城市要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主城区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按照优化布局、配套成网、提升功能、适度超前的要求,继续加强全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抓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重大工程项目。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乡村道路网络和全省铁路网络,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加快发展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拓展航空货运通道,争取开工建设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切实加快沿海沿江港口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和整合港口资源,突出抓好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南通港等重点港口建设。加强干线航道网的规划建设,改造苏南运河,整治苏北运河,增加内河水运能力,贯通江海河联运。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淮河治理、重点海堤达标、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工程,切实加强里下河等重点低洼区域综合整治,增强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已批电源点建设进度,积极调整全省电力结构,加快发展核电,优化发展和合理布局火电,积极发展气电、风电和秸秆发电。加强蓄能电站和骨干输变电网建设,提高调峰能力和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在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完善无线广电传输网络。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