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12月24日,首届中国集群品牌论坛在浙江嵊州举行。这个论坛由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调中心、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联合主办,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嵊州市政府承办。研讨的主题是企业集群与集群品牌的塑造问题。
-新闻解读:
这个新闻之所以值得关注,主要在于参加本次论坛的机构非常多,有国务院研究中心的,有国家发改委的,有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的,有全国从南到北几个主要商学院的院长,还有不少县区政府和企业的代表。会议的规格和层次都比较高,司局级领导和著名学者有好多位。来宾或者是研究企业集群的,或者是制定企业集群政策的,或者就是生活在企业集群中的企业家。而他们研讨的主题也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浙江块状经济正谋求向集群品牌方向转型。浙江的很多中小企业就生存于一个个企业集群中,集群的发展动向就尤其值得关注,如何趋利避害需要好好研究。
“集群品牌是块金字招牌”
“集群品牌是一个企业可以利用的宝贵的环境资源。”曾经专题研究过嵊州领带现象的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高闯教授解释说,集群品牌,就是把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加以经营。它采取注册集体商标,开博览会,广告宣传推广,兴建展览、展示中心和产业博物馆,举办设计大赛、艺术表演,开发工业旅游线路等措施,以提高集群整体的知名度。
他说,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多数都无力打自有品牌,集群品牌创建,使得一个集群很快被外界所知,相应地,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很快获得客源。同时,集群品牌都依托一个主导产业,集群品牌名声在外,有利于这个主导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取得产业分工与转移的有利地位。
“集群品牌的第三个意义,是对于浙江省乃至于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而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候补委员、原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教授说,“企业集群有高端的,也有低端的;有牌子响的,也有默默无闻的。在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大都市的商厦里,一提起意大利的什么东西,比如意大利领带,大家都觉得它是好东西,是高档货,所以出高价也买;一提起浙江或是江西一个县出的什么东西,大家都觉得它是一般货,是中低档,价格高了我就不买。其实呢,这里面可能有产品自身的品质的问题,但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集群的牌子响不响、亮不亮的问题。”
善于“借光”销售额一年涨了4倍
“如今每5个中国男人的脖子上,就有4个系着嵊州领带,每3个穿西服的老外,有一个靠嵊州领带装扮。”中共嵊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姚向军说,从第一个领带企业诞生至今20年,嵊州已经拥有1100家企业,年产领带3亿多条,在世界市场上占到40%,在国内市场上占到80%。“嵊州领带”已经成为国内具有极高影响力的集群品牌之一。“现在整个都倒过来了,过去是我们自己跑到国外去推销,如今是外商主动找上门来下订单。去年我们公司就接待了60多批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中东等世界各地的外国客商,卖出了100多万条领带。今年我们预计能卖出400多万条,产值突破8000万元。而我们并未为此增加多少广告成本。”在这次论坛上,作为企业代表,刘德军如此描述“嵊州领带”这个集群品牌给他带来的好处。
30出头的刘德军在嵊州做领带生意已有10多年,去年5月,他和几个朋友合作成立了浙江佰利领带服饰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以前,他常关注国际性行业展会的信息,而今他则对有关世界地理、历史文化和人情风俗等方面的信息越来越感兴趣,因为这些知识使他应对起家门口不断冒出来的各色外商更游刃有余。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借“嵊州领带”这个金字招牌的“强光”照自己的路,把慕名而来的客商更多地引入自己的家门。
浙江抓集群品牌正是时候
据了解,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温州和台州两个地区,80年代中期辐射到宁波、绍兴地区,而后扩展至金华等地,并于90年代末基本覆盖全省范围,形成了“小企业,大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现全省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有604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3个,100亿元以上的35个,产业集群的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
而在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吴家曦看来,“嵊州领带”经验无疑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他认为,目前全省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利用产业?河攀疲蛟烨蚱放疲勺魑蚓米头⒄沟恼铰孕运悸贰K硎荆诳悸谴幼帕σ疾导鹤头⒄埂⒒蚱放芆BM企业、切实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成长状况研究等方面着手,打造品牌集群,形成区域品牌。
在这样一种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该怎么办?也许正如王洛林教授所指出的,“企业一定要有一种意识,就是你可能受到集群品牌的影响,你要懂得如何趋利避害。前些年,一说起温州皮鞋,大家都觉得它是假的。你要是那时候在温州做皮鞋企业,可能就受到不好的影响。浙江省企业集群有好几百个,不少企业就处在集群这样一个环境中。比如你做领带企业,你周围还有三五个领带企业。那么,一个企业的市场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等方方面面,就不能不考虑到周围企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