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话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打破封闭的生产格局、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抵御自然灾害、加强农村的政权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帮助农民沟通信息、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部从2003年起实施了“村村通电话工程”。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在省通信管理局的周密组织和积极推动下,克服种种困难,全力推进“村村通电话”目标的实现。2005年11月15日,浙江省第38322个行政村开通了电话,全省通电话村的比率达到100%。村民盼望已久的电话梦终于圆了!无论在荒野的驿站、偏远的深山,还是在泥泞的滩涂、孤寂的小岛,相隔千里也能互相沟通,电话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便捷,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新梦想。
“着火啦,着火啦,大家快来救火啦……”12月10日23时40分,一阵揪人心肺的喊叫声响彻山谷,庆元县枫树坪村燃起了熊熊烈火……枫树坪村是地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结合部的一个偏僻山村,突如其来的大火使这个严重缺水的山村面临着严峻考验,四处飞窜的火苗严重危及着全村一百多户人家的生命财产,危及村后那连着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万亩的森林。
在这紧急关头,村支书和村长抓起电话向邻近村落求救,向县城的110、119和百山祖乡政府求救。县消防队和附近的村民接到电话,纷纷前来救火。经过300多人两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这场后果不堪设想的大火终于扑灭了。枫树坪村党支部书记吴林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多亏村里有电话,如果没有电话,像以前一样要跑到五六公里外的村庄去叫人救火,那我们村早就烧完了,是电话救了我们全村生命财产啊!”
一个电话救了一个村庄,这不是故事,而是中国电信近年来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让农民生活得以改善,让农民生命财产得以安全保障的最生动体现。
偏僻山区电话播种希望
在深山、沿海等偏远地区,由于地势险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电话是山区百姓热切期盼的梦想!“村通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老、山、边、穷地区的“通信难”问题,给广大农民带去了富裕与文明的希望,把党的温暖传递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一项致富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在衢州中山村,当了十多年村支书的柴根兴说,从没有碰到过有哪件事像装电话那样使村民这样积极。从装电话的那一天开始,中山村老少皆兵,力气大的中年男子抬电话杆,妇女帮助背钢绞线,老人或放学回家的孩子要么帮忙送铁件,要么背架线的撑架、螺帽、螺杆。由于中山村地处山顶,6位村民从山脚下抬一根电话杆上山就需要整整一天,但村民们从没有人喊累。有的脚扭伤了,就用土药搽一下,第二天仍照常抬杆子。电信部门向村民们表示感谢,柴根兴诚挚地说:“要说感谢,当然是我们应当感谢政府、感谢电信,没有你们进山装电话,我们全村的‘电话梦’肯定实现不了,是你们解决了我们山区群众最迫切的需要。”
在海拔900多米的台州西岙村,二十几户人家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便是那曲折的山路。他们的期待、希望和梦想都在山的外头。“村村通电话”工程将梦想和希冀接入了现实,将亲情和牵挂传到了他乡。八十岁的施奶奶眼眶里缓缓流下两行泪水。她说,“我的六个儿子都在宁夏煤矿里干活,平日里电话不通,哪有他们的消息?我夜里想想就流眼泪,眼睛都快哭瞎了。现在不用愁了,他们会打来电话报平安,我悬了几十年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电话帮助村民获取外界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帮助村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是贫困村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武器,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助推器。
每年的11月,是衢州大力山村收获的季节,全村每年产茶籽5万斤,榨山茶油1万斤。村支书卓彦庆介绍说:“去年这个时候,村民天蒙蒙亮就起来挑着榨好的山茶油下山,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到山底,再乘坐中巴车到县城呦喝着叫卖。运气好时卖9块钱1斤,运气差时,当天出门赶不回来,还要找个旅馆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卖了才回家,跑这么多路,还花这么大的开销。”现在,大力山榨油厂里正在榨油的村民高兴地说:“电话通了,我拨个号码就知道县城里山茶油的价格,今年我一次也没有下山,人家反而从县城赶上山里。我这里茶油绝对绿色,等我有空再查查杭州、上海山茶油的行情,打电话与他们联系,肯定能卖更好的价钱!”
在以出产竹笋出名的上张乡、淡竹乡和以板栗闻名的大战乡,村民们自从家中装上了电话后,有的还买来电脑,通过上网了解信息。他们感慨地说,电信公司为农民办了一件“信息致富”的大好事、大实事。
在这些相似的感慨和感动里,在村民欣喜的背后,又蕴涵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付出?心系三农电信勇担重任
浙江电信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为我省偏远落后地区提供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早在1997年,浙江电信就已开始实施“村村通电话”项目,为推动我省农村通信发展作出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努力。浙江电信在企业发展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以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为重,把加快“村通工程”建设作为“为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八项举措之一,主动请缨,发挥优势,勇挑重担,在全国率先全面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工程建设任务,成为我省“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2004年初,浙江省39125个行政村未通电话的有1286个。2004年,浙江电信投资约1亿元,建设未通电话村807个,占当年全省完成“村通”数的95.7%;2005年,浙江电信又投资2400万元,建设未通电话村257个。
为确保工程实施的效率、效能和效果,浙江电信领导亲自到山间,到田头,走泥路,涉溪滩,制订出最合理、最有效的工程实施方案。在“村通工程”中,采用了最新光纤传输、IP、软交换等新技术,将光纤化、数字化、IP化的通信手段尽可能地向农村、向用户延伸,以成本低、质量优、发展潜力大的网络技术手段,保障我省农村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电信还充分利用固定电话、声讯热线、宽带接入以及网视通等多种产品,积极提供全方位的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努力降低乡村居民使用信息化工具的门槛,让偏远农村的用户共享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
汗洒山区抒写赤诚情怀
“村通工程”所涉及的行政村大多处于地形复杂的偏远山区,施工环境恶劣,工程实施任务艰巨,施工难度大,建设资金紧张,投资回报率低。但浙江电信的广大干部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克服重重困难,发扬坚韧不拔、负重拼搏的精神,用辛勤的汗水和过硬的技术,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攻坚战。浙江电信下属各分公司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纷纷组成多支党员突击队伍,抬杆过山坳,架线越丛岭,将一根根电缆、光纤牵进了农舍山村。跨谷越溪,攀峰历险,劈荆斩棘,日夜兼程,浙江电信“村通工程”建设队伍跋涉了全省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不通车,就用骡子驮用驴拉;没有路,就挥起柴刀开一条路;在悬崖峭壁,就架钢索,用肩挑人扛。电信人就是硬拧着一股劲,克服了比想象中难百倍的艰辛,开通了大山深处、东海之滨的一部部电话,圆了人们多年的通信梦。
“村通工程”完成了,但浙江电信服务百姓、推进信息化的步伐不会停止。浙江电信将以完成“村通工程”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通信基础设施资源优势和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切实保障“村通工程”的成效,做好通信维护与服务,确保所有新装行政村电话畅通无阻;继续加大农村通信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加快建设农村公众信息服务网络,推进“文化信息下乡,科技信息进村”,以信息化促进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帮助农民信息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