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地倾听民声,心连心地耐心教育,实打实地解决困难……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下访,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177批次,目前已有92.18%的信访案件成功办结,群众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高达99%。
倾听民声省领导与群众“零距离”
2005年8月15日,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德清县接待群众来访,由此拉开了今年省领导集中下访接待群众的序幕。这也是自2003年9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领导下访制度后,习近平第三次到基层下访接待群众。
家住德清县禹越镇湖墩村的沈志清老人,是这天习近平接待的第一位来访者。老人反映的是自己“人户分离”的苦恼。两个月后,上级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政策,使问题得到解决。为此,沈志清特地向国家信访局写了感谢信。
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随后来到上虞,省委副书记周国富、乔传秀、夏宝龙分别来到三门、江山、遂昌,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谈,现场接访,为群众排忧解难。
许多来访群众事后都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么多领导会面对面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这样的做法,群众打心眼里欢迎。
2005年1至11月,省、市、县三级信访部门受理的来信来访案件,同比减少了2.21%。这是自1992年以来,全省首次出现信访总量下降。其间,省信访局同期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的人次,同比下降了18.89%。省信访局负责人把这一显著变化,归功于省领导连续三年不间断的下访,把上访难题解决在基层。
我省加强对依法信访工作规律的探索。2005年省“两会”期间,习近平和吕祖善分别与11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签订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颁布后,我省把依法全面推行信访双向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到实处,对个别领导干部信访工作处理不力的现象,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领导下访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
以下访为契机,各级领导干部着眼于早发现、早处理,集中时间和精力妥善化解了一大批信访难题,各地信访普遍出现了好转势头。上虞市2005年1至11月受理的信访量,同比下降33.2%,集体访下降57%,进京和赴省、市集体访均有明显回落。吕祖善在上虞下访活动中,通过对群众解疑释惑,有47件信访件当场息访。一位上访人说:“以前不相信当地领导的解释,现在省领导也这样解释,说明我们弄错了,今后再也不上访了。”更多的基层单位则反映,一些他们过去无力解决的跨地区、涉及面广的信访问题,通过省领导的下访,得到圆满解决。
三门县海游镇岱阜村村民王凤女,向省领导请求帮助接通村里断桥的难题。1999年8月,该村捐款、集资建造大桥,因为资金缺口,结果仍是一座断头桥。此事引起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交通厅和县交通局拨出专款,加上村民集资,这座断头桥已经通了。
该县还有一名姓柯的信访户,由于工作安置的问题,经常到县政府来“上班”。2005年国庆过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又到县政府大门口等候,但不是为了上访,而是为了送锦旗,感谢领导下访为他解决了实际问题。
责任追究确保群众利益无小事
自开展领导下访活动后,各地群众普遍反映干部变得“容易亲近”,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了。德清县一位信访户,因儿子交通事故死亡要求保险公司赔偿问题,连续10年得不到解决。在领导下访活动的推动下,县信访局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某保险公司终于补偿拖欠的4万元保险赔偿。信访人在处理意见单上,郑重地签下了“非常满意”的意见。这样的例子,在各地并不鲜见。
各地积极开展了重复访、缠访、无理访、异常访等“四访”问题的专项处理,使有理信访得到有效解决,无理信访受到批评教育,促进信访工作制度化。省和许多市、县都建立了处理集体上访的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信访问题的联合督查制度。
省信访局已将2006年确定为全省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和依法处访、依法信访“双向规范年”。这是省领导下访后,信访工作扎根基层的又一重要举措,凸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