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你们新年里一切顺利,身体健康!”昨天,参加第22次南极科考的浙江科学家,新年里第一次给早报读者发回消息和祝福。去年11月18日,来自杭州的3位南极科考队员:国家海洋二所女科学家扈传昱、二所职工杜尚志、23岁尚未毕业的研究生于培松,随其他112名队员登上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执行为期130天的第22次南极科考任务。浙江科学家首次在西风带取样
西风带又称暴风圈,是前往极地的必经之路,这个地方被“老极地”们称为“魔鬼西风带”,一个浪打过来达二三十米高,把人颠簸得五脏六腑翻江倒海是常有的事情。
经过“魔鬼西风带”,躺在房间里尚且难受异常,而浙江科学家却完成了以前人们想也不敢想的西风带断面采样。“西风带断面采样进行生物地球化学考察,我们是第一次。”于培松骄傲地告诉记者。
取样这天,虽然说碰上西风带最平稳的天气,但是“雪龙号”的甲板上还是不时掀起高高的浪花,扈传昱、于培松2人腰间捆绑着结实的绳子,拿着取样工具往甲板边上小心翼翼地挪过去。
“水样采到了!水样采到了!”于培松拿着取来的水样高兴地喊道。“小心!”身旁的扈传昱忙提醒,一个浪头打过来,幸亏绑在小于身上的绳子扎实,就这样,小于的衣服还是被水浪打湿。
“我们还是比较顺利的。”扈传昱说。目前,他们已经从南极启程,第二次穿过西风带,到达了澳大利亚。“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海水生物、化学指标的调查任务。”
10天完成50个站位取样处理
新年,我们忙着休假购物,而远在极地的浙江科学家将开始最辛苦和最忙碌的节假日,要在南极普里兹湾的50个站位一一采集样品,并进行处理。
南极普里兹湾常年冰层覆盖,是科学界在东南极最早确立5亿年前缝合地带的地区,对科学家来说,研究这一地带对全球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
就在这个地带,浙江女科学家扈传昱和年轻助手于培松开始进行最辛苦的科考项目:他们的任务是要在南极普里兹湾站区内共计50个站位一一采集样品,并带回所有样品做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任务非常紧,10天左右得完成。”扈传昱说。“每个站点都要取样,我第一次来南极实地操作,压力不小。”于培松说。
这些样品对于研究南大洋海水化学、碳循环及生源要素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所有考察任务结束后,浙江科学家将在2月底离开南极回国,3月底回到浙江。
神奇南极
小于还是一名尚未毕业的研究生,这一次去南极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穿越折磨人的西风带后一踏上南极的地面,小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神往南极。他在给记者的一份电子邮件中,请早报读者一起分享南极的美丽和神奇:雪龙船挺立在海冰之上,放眼望去,穷目之处,四周皆雪白一片,天空海鸥飞翔,雪上企鹅蹒跚,水中海豹嬉戏,还有时而跃出水面喷出一擎水柱的鲸鱼,生机勃勃,无限盎然。我从没见过这么蓝的天,也没见过这么白的雪,只此蓝白二色,交相辉映,掩映着南极这独有的景象。在这里,我们被深深吸引,真正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并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南极是令人神往的,正是她的神秘与美丽,吸引着一批批科考队员到达这里。
三个“第一次”
本次南极考察的特殊之处:一是科考队将4次从澳大利亚和中山站之间穿越西风带,2次抵达中山站,这是中国22次南极考察以来的第一次;二是本次考察,政府代表团将第一次到达中山站慰问科考人员;三是科考队员将第一次在西风带断面采样进行生物地球化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