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哈尔滨天价医药费核查情况,并且指出,“平价医院”问题借鉴了一些地方的经验,是可行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重要作用。三天之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这无疑是2006年医改的拐点信号。一直以来,医疗部门和各地医院面向困难群众和普通百姓,建起惠民医院,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浙江走在了前列。
最新消息
平价医院减百姓负担
中国卫生部昨天召开近期有关卫生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在谈到“平价医院”问题时指出,卫生部提出这个做法是借鉴了一些地方的经验,而且是可行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毛群安介绍,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提出来,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引起了社会各界比较强烈的反响。卫生部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思路,是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也根据一些地方实际经验的。根据卫生部了解的情况,目前全国大多数的地方都已经开展类似的平价医院、济困医院等工作,全国的情况不很平衡,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建立惠民医院,也形成了一个体系;有的地方是和民政部门协调合作,对低保人群进行定点方式,采取减免收费的办法。
视点聚焦
惠民医院“花”开11地市
“到去年底,全省11个地市已经建成了12家惠民医院,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困难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在全国也是比较领先的。”省卫生厅医政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起,将从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推进惠民医院的工作:要求每个有条件的县(市)都要创立惠民医院;逐渐扩大医院减免的项目、受惠的困难人群,让更多的城乡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好病。
早在2003年9月,杭州市首家慈善医院“惠民医院”在杭州市三医院正式挂牌。这是我省出现的第一家惠民医院。该院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项服务”的运行模式,为杭州六城区7600多户3万余名困难人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其具体措施为“十免十减半”,杭州六个老城区的低保、特困、困难人群凭民政部门核准发放“慈善医疗救助卡”,凭卡就诊。为保证看病质量,杭州市一医院为惠民医院的指导医院,市四、市红十字会、市六、市七、市中医院是惠民医院的协作医院,平时协助查房、手术、义诊以及疑难杂症的会诊。惠民医院的救助资金拨付按照“社会捐一点、医院贴一点、财政拨一点”的原则,由医院补贴20%,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等筹措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市财政筹措。
2004年9月,杭州惠民医院在原来的“十免十减半”基础上,再次推出免除重症监护费等“十免十减半”举措,将医疗救助幅度扩大一倍左右。2005年扩大为“二十免二十减”。截至去年11月底,杭州惠民医院共惠及门症、急症特困医院48468人次,出院病人903人次,两项总计减免费用206.31万元。
杭州惠民医院的办院模式被称为“杭州模式”,吸引了全国各地医院管理专家人员前来取经。按照杭州远景卫生规划,到2020年,杭州各县(市)都要建立一家惠民医院,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
2005年初,“在全省11个市各确定一所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惠民医院,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优惠服务”作为省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全省推开。至2005年11月,我省11个地市建起了12家直接面向城乡低保、特困、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的惠民医院(其中台州为两家)。
在这12家惠民医院中,按照创办模式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依托公立的综合性医院创办的“杭州模式”,全省除宁波外的其他10个地市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还有一种就是宁波,创立了独立的宁波华茂慈善医院。惠民医院的运行模式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比如金华、台州、湖州等地的惠民医院,把农村的困难人群也纳入到医院的救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