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浙江的总体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三化”对“三农”的带动力比较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制定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全省农村呈现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村容村貌加快改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预计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超过6500元,实际增长6%以上。这些都为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因此,浙江有条件、有信心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按照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浙江实际,省委、省政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体制这“五个新”上下功夫:
——发展新产业:积极实施以工促农,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集中力量培育有比较优势、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推广节地节水、绿色安全、农作栽培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防病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和调控能力,确保浙江粮食安全。要以县域经济为平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二三产业,提升特色块状经济水平,把一批有特色产业基础的小城镇培育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极。
——建设新社区: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村庄整理和整治建设,加强乡村康庄道路、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水、绿化示范村、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万村文化建设、千镇连锁超市放心店等工程建设与村庄整治相配套,努力把传统村庄改造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服务健全、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要通过加强城乡衔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改善农村的供水供电、垃圾供水处理、公共交通、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形成全省布局合理、覆盖全面、能够满足“三农”发展要求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培育新农民:适应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形势,加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和农民的文化道德水准,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农村做到幼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省统一免除杂费,欠发达地区学生杂费和困难家庭学生杂费、课本费、生活补贴由省财政全额转移支付。
——树立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社会管理和新农民培育,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风貌和氛围。按照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要求,改进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农村民主管理形式,落实好“四民主、两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十送”服务。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全省一万个城市文明单位与一万个村共建农村精神文明,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建立新体制: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体制。特别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明年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化解乡村债务、确保村级组织运转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乡镇,使乡镇职能真正转到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