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漂流,万般感受1月20日,杭州被阴冷的细雨笼罩着,这是漂流书回家的日子。
但是,从早晨7点开始,本报记者的手机就频频响起,随后一拨连着一拨的读者带着手中的漂流书赶到本报编辑部。虽然他们的发际间还挂着细密的雨水,但是紧握着漂流书的手却是那么温暖。
元旦当天,本报在杭城的10个出发点送出了1000本漂流书。而当“回家”的日期临近,作为活动组织者我们曾经反复猜测:漂流书能按时回来吗?
结果,诚实守信的漂书人纷纷邮寄或拜托朋友,或亲自把漂流书送到了报社,最热闹的时候,每隔三、四分钟,就有“漂”友来敲响我们办公室的门。
截至22日傍晚5时,本报共收到“漂流书”160多本。此外,还有一些漂流书已经赶在回家的路上。
没有回家的漂流书,我相信它仍在路上履行着使命,被更多人阅读,总是让人欣慰。每一本漂流书都经历了一番奇遇,它们或者被人抚爱,或者给人启迪,或者带去欢笑……
漂过之处,书香犹存。
含金量最高的——《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是2004年英国皇家学会安万特奖获奖作品,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为其作序。
1月1日在银泰百货门前,记者将这本书郑重递给浙江科技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年级学生张晶晶,请她悉心阅读,并给我们找到合适的续漂者。
果然,1月4日,记者收到张晶晶四条手机短信:“以前的我对科普类的图书总是很没有什么阅读的兴趣,也许是因为女生比较感性,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以前认为科普类图书死板干枯的观点……”
1月5日,《万物简史》交给她的班主任李春颖老师手中。她翻阅这本书,觉得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如一粒粒珍珠被串起来,让她感到熟悉又新奇。
1月12日,李老师将书漂给从事通信工作的朋友李平。李平更是一口气看完,感觉“其中涉及到许多物理、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很实用。如果让高中阶段的学生看,一定能给他们更大的帮助。”
1月17日,李平将书传给同事谢齐,这本含金量很高的科普书总能让人倍增阅读成就感。
最多感言的——《兄弟》
“能不能‘漂’我一本?”1月7日,本报记者沈蒙和接到一则南京的手机短信,对方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小郁。原来,她在网上看到本报的漂流活动,也想参加,曾经拜读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她,此番最心仪的漂流书就是《兄弟》。
1月8日,本报记者应其要求将《兄弟》“漂”往南京。小郁非常喜欢这本书,看罢后不由地回想起好友叶知秋刚在自己的博客上对《兄弟》发表的一番感慨,颇有同感。于是,她将自己与好友共同的感受记录在书上:“在2006年温柔和煦的阳光之下,想像1966年的暴风骤雨,虽然不能说是新事,却也无限感慨。那些平凡的人,那些平凡的城市,那些平凡的日子,却都是被命运牵着走……人的童年若是置于那样的环境中,或许是荒废,或许是机遇。李光头这样的孩子,就得以在没有压力,没有阶梯,没有前景的一个空白年代中生长,锤炼出真正的草根性格。做一个时代要求你做的人,这大概就是李光头成功的原因。”
1月13日,小郁在MSN上与天津网友张良闲聊时,无意中提及自己手中的漂流书。“《兄弟》我想看很久了,最近刚好有空,不如‘漂’给我?”张良突发奇想。《兄弟》就这样再一次起程,飞赴天津。
张良收到书的时候已经是1月17日了。一天之后,当他合上书本,不禁感叹:“在痛苦的生活中,能有这样的兄弟,真好;能承受住命运带来的苦难,真的不容易。”与此同时,他也略带遗憾地表示:“这样一本书只看一遍真不过瘾,可惜时间仓促,我也只能赶着把它送回家。哎,要是《兄弟》能再漂得久点就好了,其实我有几位同事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