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100万元,免费为当地人提供计算机、财会电算化、花卉苗木栽培等几十种技能项目培训,为什么1年过去,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没解决办法?杭州市三墩镇副镇长贾日生,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浙大一群大一大二的“三农协会”学生。过年了,同学们还在忙着统计调查结果。
最拉不到赞助的社团为政府揭谜
三农协会成员、浙大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阮建青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做数据分析,“正式结果将在寒假结束时出来。”其中包括去年5个月内对三墩镇19个村(社区)1700户人家的调查数据、问题分析和决策。
“去年11月,我们还骑车10多公里,去三墩山联村、华联村、双桥村等偏远村子调研就为得出精确的结果。”就读浙大金融专业二年级的于博说。
昨天,还在忙碌计算结果的阮建青表示,从调研得来的直观数据看,村民们对培训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几个主要因素还是比较明显的。
“三墩镇当地人的收入来源大多是房屋租赁、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一部分人仅靠房租,收入就已超过城市居民,这使得部分人就业观念淡薄,接受技能培训后的收益又低于他们的期望,因而表现不出太大的兴趣。”
阮建青表示,同时,偏远地区村民信息不畅,不知道或者不清楚政府培训措施,年龄问题、文化层次低,经商农民没时间接受培训、想学的技能没有提供等,都是原因。
在即将出来的报告中,阮建青表示,同学们尝试着向政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比如对培训项目的设置进行一些改善、加大高校与当地的交流等。
相较于其他较“时尚”的社团,“三农协会”最争取不到商业赞助,所以大家都很珍惜这次社会实践机会。
大学生:以前没想过了解身边的农村
“谁说现在的大学生就无法了解农民群体,谁说大学生跟农民就不能建立联系?”贾副镇长自己也毕业于浙江大学,“现在真正关心农民问题的人,太少了。”
“尽管我们校区就在城郊结合部,但很多同学对当地情况一无所知。”电气学院一年级男生冯文杰说,他参与了4次调研,“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看到许多新现象,比如民工现象、农民子女教育问题、还有富裕农民现象等等……”
副镇长:希望富了的村子能健康发展
“自从浙江大学新校区与三墩毗邻,部分村民已经靠房屋租赁、服务业等产业富裕起来,家庭年收入在七八万以上的比比皆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棋牌房和饭店的火爆,就业意识淡薄。”贾副镇长有些忧虑地表示,尽管与全国一流大学为邻,但农民的文化层次提高依然是个问题。“收入再高,也要再发展,应该接受再教育,现在我们镇的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左右,人不能富裕了,却愚昧了。”
他说,他不仅希望通过各种合作形式让大学生从学校中走出来,拓宽视野。而政府也会牵线搭桥,为农民提供大学里的交流机会与学习机会。接触身边的农村,更希望大学生能带领村民勇敢地走进一流大学中去。
这次调研是他交给学生的一个尝试,他非常欢迎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当地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锻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