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又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瓯江南北处处洋溢喜庆的气氛,花灯会、猜灯谜、舞龙滚狮、吃吃元宵、听听鼓词……从富裕起来的温州人身上,体现出对传统民俗精髓和地域特色文化日益浓厚的回归和传承之情。
▲前天晚上,周岙村的村民们举着各种花灯上街巡游,拉开了闹花灯的序幕。晓群一晓摄
▲闹元宵唱大戏是少不了的。晓群一晓摄
作为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从汉朝开始就有燃灯的风俗,元宵节也因此有“灯节”的别称。
历史上的温州虽然地处东南一隅,东瓯先人却素来心灵手巧,因此很早就以彩灯丰富闻名沿海一带。象征光明和希望的元宵彩灯,托起一代代温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勤劳致富的自我激励。
迷醉灯火阑珊处
体现巧思和手工的鱼形灯、橄榄灯、狗形灯、亭灯、五环形灯……被一一拴在细软的青竹顶梢,人一走动,灯光便迷离地摇曳起来,远远望去,整个擎灯而游的人龙成为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这美丽的一幕出现在正月十三晚上瓯海周岙的挑灯会上。当夜幕降临,锣鼓、舞狮及戏曲人物装扮的队伍便从村里的石马殿出发了,队列所经之处,家家燃放鞭炮,接着扶老携幼地挑着自家做的灯笼,跟在队伍后面一路游行,于是村道上人越来越多,灯越来越亮。
村里人说,自1994年恢复正月十三挑灯习俗以来,今年特别热闹,估计有1000多只灯笼呢。据泽雅镇老文化员麻新贤介绍,这个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习俗有近500年历史了,等挑灯队伍回到石马殿后,村民们便要点燃整个灯笼祈求新年实现愿望。据悉,解放后周岙的挑灯习俗曾绝迹40多年,上世纪90年代村民生活富裕后重新兴起,从去年开始,泽雅镇政府还在挑灯前组织灯笼评奖,鼓励村民继承好家家做灯笼的传统。
“让传统挑灯现代起来,我爷爷、爸爸都很支持的。”22岁的村民周一平指着自己做的亭灯说,为了让自家的花灯有创新,他用了小马达和齿轮、电池等,因为要试验,前后做了十几天时间。据他介绍,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村里很多年轻人都会做灯。“这可是村里一年最隆重的时候,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场面比我年轻时还热闹。”83岁的村民周恩说,因为挑灯,家里的年轻人都从外面回来了,还有很多亲戚赶来凑热闹,一天就摆了4桌酒呢。
别样风情别样灯
像周岙挑灯一样历史悠久的灯会其实在温州还有很多处,如瑞安的曹村灯会、龙湾的普门灯会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一钢说,史载我市在唐朝已出现元宵灯彩,明朝渐趋繁盛,清朝时已普及到周边各县市。不同地方的乡俗民情还产生了不同的灯彩艺术和活动形式。如乐清一带有首饰龙、龙档、台阁、龙船灯等,其中较为少见的龙船灯,传说是明朝时的乐清沿海人民为纪念戚继光平倭而制作庆贺的,此后形成习俗。流行于泰顺的则是一种用竹木和纸缎做成的龙凤狮子灯。在市区,艺人们把大量的灯和纸扎亭台楼阁、绸塑历史人物等堆叠成一座“山”,形状像传说中的海里大龟——鳌,且能灵活转动的,便是鳌山了。
相比工艺复杂的鳌山、台阁等,过去普通温州人家在元宵节挂得最多的还是竹丝灯、走马灯等价廉物美的灯彩。曾被上贡朝廷的竹丝灯是用竹篾糊纸做成,纸面上贴有太平花、迎春花等花名。另外,像市区的凳板龙灯、永嘉珠岸村的珠灯、平阳腾蛟的头发吊灯、洞头的渔灯及纱龙灯、纸龙灯等,共同形成了温州特别丰富的元宵灯彩艺术。
元宵邻里一家亲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描述的这个家家户户老少同乐元宵的热闹场面,在前晚的市区温迪社区庆元宵活动中重现了。“老妈,快动脑筋啊,别人家都猜到了。”看着同楼的叔叔阿姨已经攥着好几样奖品,10岁的小周急得直叫正在一只灯笼前苦苦思索的妈妈。在小周眼里,社区安排的这个活动实在太奇妙了:有套圈、钓鱼这样的游园项目,有很多谜语被贴在灯笼上让大家猜,那边还有个专门请来的阿姨在用他听不懂的温州话“唱”故事呢,妈妈说那就是温州有名的鼓词。传统的民俗韵味不仅吸引了孩子,也让许多成人重温了年少时过节的种种甜蜜回忆。瞧,这位老大爷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套圈呢。社区主任张阿姨说,今年是第二次搞元宵民俗活动了,特地准备了500多只红灯笼装点社区,还请专家设计了1200多个灯谜,光筹备就花了个把月时间,为的就是让平时忙碌的居民在传统的节日氛围里多接触多了解,重温亲密友好的邻里关系,也提高社区的文化品味。
各地过节各不同
除了观灯外,温州各地还有很多其他元宵习俗。例如吃汤圆,很早以前,温州县前头“郑德大”的招牌麻心汤圆就是全国知名的美食。在苍南的蒲城,男人们会在元宵节晚上的11点钟,把传说中的水神——“晏公”分别从东西两庙中抬出放在架子上,再分成两组在城中狂奔,在回到起点后就一起大叫“顺啊,顺”,预示全城的妖魔鬼怪都被吓死了,这是“拔五更”。
而在平阳部分山区,人们还有元宵吃芋的习俗,象征年年有余;在乐清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元宵夜把绿豆洒向门外,并吟着“猫儿眼光光,老鼠眼”(注:温州话,瞎子),表示新年里会没有老鼠。元宵节和人们许多生产生活细节紧密联系,因此过节习俗也是各有妙趣。
老艺人担心传承
竹篾、棉布、剪刀、画笔、灯泡、电瓶,这些是我市民间知名灯彩艺人郑永龙做出一条条栩栩如生的滚龙的必备工具。这位出生于绸塑世家的老艺人,这几天正忙着给永嘉某村明年的元宵做滚龙,色彩绚丽的龙被上,三国、封神榜里的人物跃然布上。郑永龙说,今年找他做滚龙的人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虽然他比往年提前了几个月做准备,但终究来不及,所以他现在就在赶制明年的滚龙,好弥补那些因今年预定迟了而不能买到新龙的村子。据他介绍,做一条滚龙大概要一个多月,其中最见手艺的龙头从扎篾、贴布、整型到上色,得十多天时间。“这行当未来肯定好,只是没有接班人。”已经65岁的郑永龙说,定做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传统的东西很有市场,但因为做龙是季节活,收入也不怎么样,子女里没人准备接手。
没有传人的担忧,也出现在80岁的乐清著名首饰龙艺人林邦栋和他儿子林顺奎身上。50多岁的林顺奎说,他们给白象镇前西樟村做的龙上,有200多盏灯和200多个木雕人物,其中“河蚌”里会跳出“人”,“海浪”还会动。“没人来学,手艺就这么绝了的话太可惜了。”林顺奎说,他是家里第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