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来到龙游县湖镇镇毛岭头村,村民相告村里的滚花龙刚接受过一年一度的“洗礼”,准备参加市里的元宵灯会。
今年75岁的杨潮斌,是毛岭头村滚花龙正宗传人之一。舞了60多年滚花龙的老杨说,他从9岁开始学舞龙,从龙尾舞到龙头,对村里的这条滚花龙挺有感情的。他给我们找来了一份油印的书面资料,上面详细介绍了滚花龙的历史。“你们还是看看这个吧,我怕介绍得不完整,我们村的这条龙可不简单啊。”
据传说,毛家岭头的滚花龙起源于当地牧童们平时玩的一种游戏:三五孩童,手持一树枝,上扎稻草,一路奔跑,一路戏闹。1922年,一位从江西广丰移民至毛岭头村、名叫杨拉毕的村民看见后,觉得这种游戏挺有意思,就参照当时邻近村庄的舞龙习俗,用稻草扎起一条“稻草龙”,组织一帮村民戏耍。第二年改用竹丝、布料,扎起一条外观更好看的龙。因外型像泥鳅,所以称之为“泥鳅龙”,并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这在当时四方乡邻中,引起轰动。因为当时其它村庄上的舞龙,几乎没有什么高难度的动作。
“据上一辈人介绍,每年正月初六毛岭头村的龙开舞,到正月十五散灯,赶来看热闹的人很多。”老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显得异常激动,“看的人越多,舞的人就越带劲,动作就做得越漂亮。我年轻时,一个人舞龙头,几个小时下来可以不用换人。”
“别小看我们这条龙,还曾到北京表演过,中央领导亲自出面接见。”老杨说,在1955年全国民间民舞“调演”时,他们村的这条“泥鳅龙”和奉化的布龙组合表演,得到了高度评价。就在那次表演后,有人提议对“泥鳅龙”进行改进、包装。滚花龙的第二代传人杨发华、杨新发等几位村民,在吸收邻近村庄舞龙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
9节龙节的直径、长度均缩短,给23米长的龙身画上了漂亮的龙鳞,尤其在舞蹈上增加了翻滚、跳跃等高难度动作,并编制成相互连贯的动作套路,同时将泥鳅龙改称现在的滚花龙,由单龙戏珠改为双龙戏珠。
“每个舞龙队员必须穿直襟衣衫和宽松裤子,围腰带、扎绑腿,这些装束都是为了有利于做出漂亮的舞蹈动作。”老杨说着说着,禁不住向记者示范起舞龙的动作来。尽管年事已高,手脚有些生硬,但每个动作仍让人感觉虎虎有生气。
老杨说,他们村的滚花龙在“文革”期间一度停舞。“文革”一结束,发现隔壁村开始舞龙了,村里一帮舞龙高手们一夜之间就扎好了龙身。“滚花龙舞蹈动作猛烈、奔放,但讲求一个‘圆’字,动作要圆润,造型也要圆,鼓点节奏是‘二、三、五、七’,抢、跳、翻、滚、靠各种动作均随鼓点而动,不但要求负责舞每条龙的9位舞手动作要协调,而且要与舞龙珠者默契配合,两条龙之间也得配合得好,否则就会乱套。”讲起滚花龙的舞蹈规范,老杨滔滔不绝。
记者从编印资料上看到,历经80多年,毛岭头村的滚花龙已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龙身制作、舞蹈动作的规范,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了下来。“好的东西总得一代代传下去,口头传说容易走样,有了文字记载就有据可查了。”老杨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在其它地方是很少考虑到的。
毛岭头村的滚花龙还是一条荣誉满身的“金龙”,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民间艺术表演,还夺得省里的“金龙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