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8时,海盐县通元镇三友村村民朱民田要到一家太阳能热水器厂上班,而他的妻子则要到当地的灯泡厂做工,夫妻俩都过上了拿月薪的日子。朱民田扳着指头说,去年他们两夫妻挣的工资达到了1.8万元,占了全家总收入的70%,全家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昨天上午,海盐县统计局副局长虞顾龙告诉记者,去年海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4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35元,已连续6年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连续4年名列全市榜首。
“昔日种粮糊口,今朝上班挣钱。”这是如今海盐农民的生动写照。于城镇江渭村一村民说,他们家有3人在本县的私营企业打工,一年纯收入有四五万元。据海盐县农调队统计,随着海盐“工业强县”的推进,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去年全县工业企业达到6000多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460多家,为全县28万农民进厂务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年海盐全县有超过7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73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5.4%,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稳定的家庭经营收入则是海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为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海盐县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向畜牧业和高效农业要效益。去年,虽受生猪价格下跌影响,但海盐农民的家庭畜牧业收入人均仍然达到916元,占据第一产业的“半壁江山”。全县2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16家生产经营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78万户,创造产值5.41亿元。目前,海盐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畜牧业和水果生产基地,肉、蛋、禽、葡萄等大量销往上海等地,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去年海盐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达到325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1%。
收入越来越多,负担却越来越少。据抽样调查显示,海盐县农民人均缴纳税款从2001年的32元下降到2005年的14元,其负担仅为上年人均纯收入的0.15%。海盐农民会挣钱更会花钱,去年全县农民消费支出人均达到5394元。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海盐农民人均住房面积64平方米,每百户农户拥有彩电、电脑、移动电话和汽车分别达到132台、9.3台、119部和1.3辆,而恩格尔系数则为34.6,同比下降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