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平常的名字,为什么一夜之间能在浙江大地广为传诵?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得了大病,为什么村民会用那么感人的方式去挽救他的生命?
一个村支书的病情,为什么让省委书记如此牵挂,不但先后两次批示,而且给他写了一封信?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近日再次赶赴永嘉县山坑乡后九-村采访郑九万和他的乡亲,寻找其中的答案。
夜宿后九-村,旁听“火炉会议”——
“今年村里要干的事太多了”
春寒料峭,括苍山脉深处,海拔800米。2月9日晚8时许,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不时夹杂着雪粒子,记者乘车赶往偏远的山坑乡后九-村。
车子左摇右晃,缓慢前行。窗外漆黑一片,只听见石块与车轮和底盘的撞击声。开车的山坑乡政府司机小唐说:“现在路况比以前好多了,再过半年,这条路肯定变成水泥路了。”
这条路,是55岁的郑九万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路,也是险些让他付出生命代价的路。
到了村口,打着手电上山,我们径直来到郑九万家。出人意料的是,郑家堂屋里挤满了人,大病刚愈的郑九万和5位村干部正围坐在一盆炭火边,热烈地讨论着村里的一件件大事。与两个月前卧病在床相比,郑九万显得精神多了。
“今年红柿基地面积要扩大,康庄公路要通到基地,便于运输,青椒也要多种一些,新增基地要尽量往路边靠……”郑九万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村委会主任刘建鹏一边点着头,一边给记者讲解:“不用村干部动员,大年初六开始,全村老小就开始修路了。村干部晚上到村支书家开碰头会的习惯,郑书记回来就恢复了。”
细细听下去才知道,前一天,温州菜篮子集团公司、市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奥康集团向后九-村捐款32万元,其中10万元捐给了郑九万个人。郑九万当场就把10万元捐给村集体。
如何用好村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钱,自然不是几分钟就能商定的。
“三面光水渠今年一定要修起来”,“村里的环境卫生要搞一搞”,“有线电视也要抓紧联系”……“火炉会议”上,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热烈。“今年要干的事太多了,要好好排一排。”
山里的夜很冷,不知不觉已是深夜12时,火盆边6位村干部依然没有散会的意思,炭火映红着一张张兴奋的脸。一直在灶台边忙碌的郑九万妻子李金叶,不时往火盆里添着木炭。
夜深了,记者应邀住在郑九万家。郑家的房子建于30多年前,是一幢木结构两层老屋。走在楼上,楼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楼板之间不少地方有一指宽的缝隙。郑九万夫妻就住在楼下偏房,记者则被安排住在楼上郑九万大儿子的婚房里。房间里除了一台刚从儿媳妇娘家陪嫁来的彩电外,再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
山里的夜很静,记者却辗转难眠,围着火盆开会的情景以及郑九万病倒后的一幕幕情景,不时从脑海中跳出来,挥之不去。
村民们一天自发筹钱7万元——
“哪怕全村人讨饭,也要救活他”
时间回溯到2005年10月4日深夜。后九-村办公室里,村“两委”干部仍在热烈地讨论如何加快高山红柿基地的建设……此前一周,通村的机耕路土方工程刚完工,为了给工人结账,郑九万已经4天4夜没睡好觉。村里底子薄,没有足额的钱结账,他得设法筹钱。
5日凌晨4时,躺在床上的郑九万被一阵剧烈的头痛惊醒,然后迅速失去知觉。妻子急忙敲开邻居家的门。村民刘良平二话没说背起郑九万就往山下跑,紧接着出现了村民们与死神抢时间的感人一幕:年龄大的跑在前面打着手电照路,几位在家的青壮年轮换着背郑九万,旁边是几个村民在保护。
在山路上奔跑了两个小时后,郑九万被送到就近的碧莲镇卫生院,值班医生检查后说,这病不轻,得赶紧送大医院。送往永嘉县人民医院,由于病情较重,郑九万又被转往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诊断结果:动脉瘤导致脑血管破裂,情况十分危急!
医院当即开出了病危通知书,并安排在次日上午为郑九万做手术,费用至少要6万元。对于郑家来说,6万元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一下子到哪里筹这么多钱?在场的村委会主任刘建鹏给村里打了个电话,恳请大家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