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义乌市市长吴慰荣特别忙碌。他刚刚在人大作完政府工作报告,就赶到了义乌市人大政协两会的记者见面会现场,回答来自全国的新闻记者和两会代表的提问。
据了解,这是义乌市首次举行两会记者见面会。在两会期间举行记者见面会的,除全国两会外尚不多见。
《南方周末》记者提了第一个问题政府如何把握好有为和无为的尺度?
昨天的记者见面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与吴慰荣一起出席见面会的,还有义乌市常务副市长宋英豪、义乌市政协副主席兼财政局长吴森民及义乌市经济发展局、外贸局、工商局等10多个局的局长及义乌商城集团的领导。
“这么多领导一起与记者见面,这在义乌市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义乌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说。
刚好在义乌采访的《南方周末》记者肖华抢到了第一个问题:“义乌市是一个市场化很高的城市,政府如何在有为与无为中把握尺度,又如何引导义乌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现在有一种误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任由民营经济自由发展,政府应该无为。我们的实践和答案是,该由市场调配的,政府绝不多管;但该政府有为的,我们都牢牢把握,像义乌的市场资源和物流场站这两块,就一直掌握在政府手里。义乌小商品市场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跟政府一贯的引导和有为是分不开的。”吴慰荣回答。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吴慰荣一连回答了新华社、浙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7个问题,包括公共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国际商贸城如何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义乌模式的特点、义乌如何带动浙中城市群发展等。
“义乌没有区位、产业、资源禀赋、政策倾斜等方面的任何优势,但奇迹般崛起在浙江中部,既‘莫名其妙’,又有‘其妙’———义乌最大的优势就是人的优势。”吴慰荣总结说。
80万外来人员代表提问我们如何融入义乌,政府怎么打算?
“市长您好,我是从湖南来的一名民工,在义乌工作已经6年了。请问,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义乌社会?政府今后针对我们会有哪些方面的打算和措施?”外来人员代表朱小亚提出问题。
与几十名记者同时出席见面会的,还有出席两会的外来建设者代表和义乌市民代表共三四十人,而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在会场里更是引人注目。据介绍,在今年义乌两会上,被邀请参与旁听的在义乌少数民族代表有20名,包括来自新疆、贵州、湖南、吉林、青海等9个省份的15个少数民族。发问的朱小亚是来自湖南的土家族代表,目前在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上班,如今已是公司办公室主任。
“义乌现在有外来人员80多万人,已经远远超过了义乌的本地人口,你们都是新义乌人,是义乌发展的生力军。我们首先会在政治上给你们应有的地位,让外来务工者在发展建设中有发言权。政府还会给你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险、文化娱乐等发面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让你们感觉:在义乌就像在家一样。”吴慰荣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能听政府报告,能像记者一样向市长提问题,我觉得很开心,以前想都不敢想呢。”来自贵州的苗族姑娘王秋梅对记者说。她今年只有20岁,是义乌一家袜业公司的普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