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一五”规划,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经济发展的这一速度,就是我们未来五年全省电力建设的参照标准,而且还得留有余地,适当超前。”省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我省的电力建设规模就是按照这一目标进行布局的。
“如果说,过去缺电是因为电源少,今后几年,局部地区有可能是供电设施跟不上,是电网制约。”电力公司计划发展部的高级工程师告诉我们,电网能够“受得进,送得出,落得下”,是“十一五”期间浙江电力建设面临的急迫任务。
电网根据电压分为不同等级,目前最高等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包括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800千伏,它适合于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
我省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除本省的电厂外,还需要大量外购电来弥补。据统计,2004年我省累计外购电量338亿千瓦时,2005年外购电量392亿千瓦时,外购电量超过统调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十一五”外购电还将进一步加大。为让这些外购电能够输入浙江,从2005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在我省开展两项特高压工程的前期工作:一是从正在兴建的金沙江水电基地出发直达浙江,落点在浙江中部的武义,其电力输送能力达到64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北仑电厂;二是淮南-皖南-浙北-沪西特高压工程,将在安吉落地。
其次是500千伏的超高压电网,这是覆盖我省的主干网架。经过“十五”时期建设,目前这一网架已初具雏形,网架规模居全国前列,“十一五”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形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主网架结构,增强电力配置能力。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但在电网建设中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浙北和浙东南很难融合。以往,我省的外购电主要从浙北入境,而制造业大多集中在钱塘江南岸,因电网容量不够而经常卡脖子。现在,钱塘江通道已经形成两个通道,四个线路,目前正在规划第三条回路。同时,随着东南沿海和浙中地区一批新电厂的建成,东南沿海至浙西和金丽温等多条500千伏线路也在规划建设中,一个四通八达的“电能高速路”正在浙江大地形成。
再次就是最常见、最普通的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它们就像是交通建设中的省道线,把这几种不同层次电网沟通连接至各电压等级、各种容量的变电所。“十五”期间我省已建成投产的500千伏超高压变电所就有16座,“十一五”还将新建14座;投产220千伏变电容量3900万千伏安,实现220千伏变电容量比2005年末翻一番。
电力改善人们生活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动力
近年来,美国、俄罗斯等地发生的大规模停电事件,让人们对电的依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03年8月15日,美国和加拿大东部广大地区发生大规模停电,1000万人无电可用,造成40亿至60亿美元的损失。之后不到两周的8月28日,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发生重大停电事件,25万人被困伦敦地铁。2005年5月25日,莫斯科南部25座城市因电力负荷过高发生停电,导致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商业交易停止。
浙江人同样感受到缺电的苦恼。因经济高速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过快,我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拉闸限电,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3年再次因缺电拉闸限电时,居民却很难忍受了。没有电,人们不能看电视,不能开空调,不能洗衣服,不能上网,不能用冰箱,甚至没有自来水……人们的生活已经不能离开电力。
为了预防城市中出现较大规模的停电事故,从2005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将我省的杭州、宁波被确定为国家电网改造重点城市,加强城市电网网架,提高城市电网的冗余度,确保城市可靠供电。
“十五”期间,经过电力部门几年的努力,我省的城市电网已经得到改造,供电可靠性有了基本保障,但农村电网虽然进行过两次改造,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现在又不适应了。
省电力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全省用电量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其中农村正在成为浙江新的用电增长大户。
浙江从1998年开始实施城市、农村“两改一同价”。5年来,浙江完成的农网建设改造投资超过解放后50年来农电投资的总和。据了解,仅同网同价一项,就减轻农民电费负担55亿元,今后每年还将减轻农民电费负担15亿元以上。
同网同价,使农民用得上电、用得起电,这大大刺激了农村的用电消费。现在,凡是城里人有的家用电器,农村都有,其中吸尘器、抽油烟机、微波炉、影碟机等新兴家电在农村居民家庭中的拥有量稳步上升,家用电脑、空调机的需求也很旺,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用电需求将更加旺盛。
“配合浙江的新农村建设,我们正在筹划第三次农网改造。”省电力公司有关人士说,新一轮农网改造主要是将供电设施、用电服务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