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核心提示
“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成了大学生!”昨天,浙江林学院招收的首批农民大学生正式走进大学校园,在此接受两年的全脱产教育,学习林业技术专业知识,从而完成从体力劳动者向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的转变。
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这就是两年后他们要达到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学成以后,他们将把新技术与新观念带回家乡,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工五年后走进大学校门
25岁的邹方根到现在还有点不敢相信,有一天自己的命运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邹方根从20岁开始打工,曾经以为自己将会这样过一辈子,没想到省政府的一项扶贫计划,让他背上行囊,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学生”。
当记者走进邹方根寝室的时候,他正在练习叠被子,“在家里都是爸妈帮着干的,在这里,看来以后样样都要自己操心了。”
从未远离家门的邹方根对大学生活除了陌生与新鲜之外,更多的是向往和期待:“能见到很多农林业的专家,能听到很多精彩的演讲,能想到以前从来都考虑不到的问题……”
虽然邹方根曾经种过田,捕过鱼,但对林业技术专业知识却所知甚少,“原本以为林业技术也不过就是种种田,施施肥,没想到领到书本以后真是大开眼界啊,有‘山区社会学引论’、‘人文生态’、‘农产品加工’、‘农林经济管理’……真的是复杂啊,都觉得两年时间也只能学个皮毛。”
学成后要用知识改变家乡
与其他普通的大学生不同,对这个上大学的“意外机会”,邹方根和他的室友们无比珍惜。来自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他们在见到大城市后,深深体会到家乡的贫穷,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更强烈。“大城市果然好,但学成后,我还是想回去,一来这是政府出钱给我们读的书,我们应该回报社会,为村里干点事情;二来,村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几乎没有,我希望自己学到的东西能派得上一点用场,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来自武义大田乡的徐宇朴素而充满希望的想法引起了整个寝室同学的共鸣。
“有没有知识,真的不一样。”对此,徐宇有着深刻的体会。以前,他所在的村基本上都以种粮为主,村里人种田劳动仅仅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收入。这两年,浙江大学和浙江林学院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下乡,对村民进行了短期技术培训。科技人员为村里人讲解农林知识,并亲自带头到田地里做试验。培训让大家学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田间管理方法以及市场和法律知识。培训结束后,科技人员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建议村里开展高山蔬菜种植业务。不少脑子灵光的村民立刻将其打造成一个品牌,销往城里。在改变世世代代传统的耕作方法与经营理念后,不少人富了起来。
“我的家乡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又有很多新鲜的农作物,发展旅游业也不错,城里人可以自驾游啊。”来自武义新宅镇的李国振一见到记者,就打起了广告。
改变,在这群年轻人的心里涌动着。
农民读大学政府来埋单
与邹方根一样,昨天,首批93名“农民大学生”到浙江林学院报到。他们来自省内25个欠发达地区,是我省“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的受益者,他们将以全脱产的方式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序列的大专学习,所需的学费、学杂费、教材资料费等共计1万元,将由浙江省扶贫经费全额资助。
根据“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从2005年起,我省开始在211个欠发达乡镇招收2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从事农林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子女开展成人学历教育。该计划首批招收的95名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由浙江林学院来负责培养(其中两名学生因参军而保留学籍)。这些“农民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转户口,成绩合格者,由浙江林学院颁发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文凭,国家承认其学历。
浙江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韦新良告诉记者,在两年的学习时间前一年半中,这批特殊大学生主要是学习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实用技术方法,比如森林病虫害防治学、经济果林培育学、山区药材栽培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高山蔬菜培育学等课程。林学院将选派责任心强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后半年主要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在村农林产业发展的需要,跟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相挂钩,策划一些促进村经济发展的项目,并与林学院专家建立长期联系,带动该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生活方面,浙江林学院将为他们配备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并在勤工助学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