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交通事故、工地倒塌等抢险救援近200起,解救70多名被困人员
●处置化危品泄漏、爆炸等危险事故近百起
●到消防特勤班3年,成功解救15个企图跳楼自杀者
程本,杭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战士,28岁的他已有9年军龄。2003年初,他被大队领导慧眼识中,从驾驶班调到特勤班做了班长。
到特勤班的头一年,程本就立了三等功,之后荣誉接二连三: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去年又被省消防总队和市消防支队评为“十佳优秀士官”。
生死边缘的2秒钟
2003年8月25日上午,我们接到电话,说皇亲苑有一名女子爬上顶楼要跳楼,要我们赶过去救人。我记得那天天很热,穿着厚厚的救助服,在现场与跳楼女子僵持了4个小时,人都快被闷死了。
救人的时候,我们都要在一楼铺上逃生气垫,以防万一。
穿戴好腰带、绳索、保险钩、头盔这些自己的防护用品,到屋顶看救人环境的时候,发现不是很理想:女子背靠墙壁坐在一个水槽边,位置又比墙顶低;水槽沟只有三四十厘米,只容得下一个人侧身。
民警不停地在劝阻跳楼的女子,我们则在一旁商量救人方案:要么抓住女子的头发,时间可能只要二三秒钟,但人的本能会躲避,万一抓不牢就麻烦了;我自己想的方案是,直接凌空跳下去救人。趁民警在跟女子聊天的时候,我们在旁边先进行了模拟施救。
时间一点点过去,到下午1点多,女子的体力看上去明显下降。她的家人过来劝,但还是没用。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真要出人命了。市公安局的领导决定:强行施救。问我把握有多大?我说:90%把握吧。
跳楼女子的小姐妹来了,继续跟女子聊天,吸引她的注意力,趁着女子扭头过去的一刹那,我飞身一跃,把女子按在水槽里,整个动作只用了2秒钟。这关键的2秒钟,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事后想想,我自己都后怕。
火场搬出18只煤气瓶
作为一名消防特勤队员,一般的火灾见得多了,处置起来也相对容易些。最怕的就是化危品火灾,这时候的危险往往看不见摸不着,万一发生爆炸,想逃都来不及。处置这样的事故,除了平时要多训练,要有经验和体能做保障之外,还必须有出色的心理素质。正因为这样,特勤大队成立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出过一起意外。
去年5月27日凌晨,杭州东新路长德弄一家小店爆炸后起火。大关消防中队到场后,发现发生爆炸的是一只煤气瓶,而店里面据说还有十几只煤气瓶,在熊熊大火中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爆炸。支队于是立即派我们前去增援。
小店的两边是大排档,紧邻就是民房。这时候火已经不大,但液化气的味道很浓,烟也很大,黑灯瞎火的,根本就看不见里面是啥样。用防爆侦检仪一测:好家伙,周围液化气浓度都快到爆炸极限了。虽然附近的居民已被紧急疏散,但如果不及时处置,附近民房还是会受到很大威胁。火场周围,几百个围观的居民正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说实在的,面对这种无形的危险,当了8年消防兵、刚当上代理排长的我也有点紧张。但要排除险情,必须由像我这样有经验的消防队员带头才放心。在三支水枪的掩护下,我一个人拿了手电筒进入小店,班长、副班长和其他消防队员则在小店外接应我。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万一真的爆炸,也就牺牲我一个而已。
走进小店,我吓了一跳:原来这家小店在经营桶装水,一只只塑料水桶屁股朝上,黑暗中看过去就像煤气瓶一样,至少有五六十只呢!这得搬多久啊!店里的电源没有完全切断,卷闸门都带了电。
一只又一只,里面的煤气瓶被我们陆续搬了出来,一共是18只。在搬的过程中,有的队员手一直在发抖,毕竟生死一瞬间啊。好在,事故得到了圆满处置。
有人说,和平年代,当消防兵是最危险的职业,消防特勤队员又是消防部队中最会啃硬骨头、也是最危险的。煤气爆炸、化危品泄漏、化工企业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和工地塌坍……别人对付不了的危险,往往都要我们去处置。程本坦言,特勤队员也是普通人,身处险境,往往也有胆怯的时候,但军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会驱使他勇敢、冷静地去面对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