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免费提供美容,而在做面膜时,美容院小姐却告诉消费者,材料可是要收费的;新买的电动车电池没几天就坏了,一开始商家服务态度不错,免费更换,不过这换上的都是二手货……不少市民可能在消费过程中都碰到这样的骗局,那消费者如何来识别那些不法商家的骗人技法,揭开层层迷雾呢?上周开始,杭州市工商局和消协开始征集消费者的消费妙计和受骗经历。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消协了解到,消费咨询热线(13357108315)接到了热心市民的不少电话,并归纳出一些“奸计”,如果消费者遇到了类似情形,可得多留点心眼,提防落入陷阱。
抛砖引玉:先打“免费”牌
这一类型的骗局典型的就是经常出现在某些小区的所谓“义诊”活动,这些骗子把目标锁定在看病心切的老年人身上。近段时间,消协就接到了不少关于老年人因所谓义诊而上当受骗的投诉。
“免费看病、免费治疗把人害惨了!”杭州的唐老先生满怀气愤,他投诉说,2月份的一个周末,他到自己平常晨练的地方时,出现了几个“白大褂”,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中年男子热心地说他们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义诊的。唐老先生接受了“义诊”,结果却把他吓了一大跳。“我们碰巧这里有几种针对你的病症的药。”接着“专家”就开始吹嘘自己带来的具有“奇效”的保健品,求诊心切的唐老先生掏出了500元钱购买了一个疗程的所谓“神药”。
消协提醒,遇到这样的情形,老年消费者千万不要轻信那些“专家”的说法,病还要是到正规医院去看。
浑水摸鱼:假货包装成真货
消费者在购买服装、食品时,经常会遭遇到这一骗术。
打进投诉电话的一位消费者表示,她前段时间在回家路上,看到有个卖饼干的摊位,对方说是“厂家搞促销”,所以低价销售知名品牌的饼干。她一看,价格的确是便宜一半,于是就买了七八包回家。结果到家后才看清,原来这个饼干竟然是傍名牌产品,在包装和名称上都很接近。
打擦边球,傍上名牌,是不少商家的惯用招术,尤其是吃的这一类上,消费者遇到这样的产品还是得留心。
空城计:手头信息都系伪造
这一招一些不法婚介和黑房产中介使用的比较多。
一位李女士向消协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她在一家中介看到不少好的房源,地段都在市中心,而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租金也只要1000元。工作人员一个劲表示:“只要交了看房费,就会尽快安排看房。”于是,李女士当即付了300元的“看房费”,业务员就带领她去看“一套房子”(后来了解到其实这套房子根本就不存在),但在路上业务员的手机响了,接了电话后,该业务员就告诉她,“房东说临时有事去不了。”要另约时间看房,费用则不退还了。
笑里藏刀:“优质服务”质量打折
有些商品的售后维修点,在微笑服务背后暗地里做文章。用一些质量较差的或者使用过的旧配件给消费者换上,特别是电动车、数码产品、手机等这些比较昂贵的东西。
杭州一位消费者投诉,他购买的电动车在保修期内,电瓶出现了问题,于是跑到维修点去修理。工作人员就给他换了一个电瓶,因此,可电动车骑了没几天,就发现新换的电瓶性能还不如原来的,商家竟然拿了使用过的,质量本身就不好的电瓶给他换上了。消协提醒,按照规定,商家在保修期内应更换全新的电池或其他配件。
杭州市消协秘书长杨渌逸告诉记者:“以往我们主要侧重在发生纠纷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维权能力。”而这次征集“消费36计”,就是让消费者提早能够看透不法奸商的伎俩,从而警惕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