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一唱百年。回望其间有过无数次的闪亮登场,也有近年来掌声的渐淡。站在下个百年的起点,面临日益多元的文化竞争,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走进剧院,享受越剧的艺术魅力,是百年庆典时少不了的话题。请看本报记者来自宁波、绍兴的报道。
记者张品方蒋一娜3月23日宁波报道:今天,宁波逸夫剧院门口张贴着一排醒目的海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4月初来甬献演《西厢记》、《春琴传》。消息不胫而走,剧院里要求预订戏票的电话响个不停。
“越剧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退休的宁波越剧团业务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洪芬飞十分关注越剧百年的系列活动。她认为,越剧要长盛不衰,需要大力弘扬百花齐放的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
越剧在宁波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孙世基回忆宁波“天然舞台”时等十分感慨。这个舞台有1320个座位,与上海“逸夫舞台”遥相呼应。1938年,越剧在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筱丹桂的《马寡妇开店》、《西厢记》等场场座无虚席;徐玉兰在这里共演出了280多场,醉倒了甬城戏迷。还有一些演员从“天然舞台”起步,最后轰动上海滩,扬名全中国。
“越剧的明天,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扶持。”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张小君告诉记者,要在越剧百年的新起点上,创排新戏,培养新人,使更多的年轻观众享受越剧的艺术魅力。近年来,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排演了《阿育王》等剧目,走进大专院校,令大批年轻人成为越剧拥趸。最近她们正在排练《风流才子》,还将去嵊州参加庆祝百年越剧的活动。她表示,要像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一样,从宁波走向全国。
29岁的李锡年是位越剧“铁杆戏迷”,已有10年“迷”龄,只要有越剧名角来宁波演出,几乎场场不漏。他感慨地说,当年赵志刚的一曲《沙漠王子》,令他对越剧痴迷至今,不仅常听收音机,模仿越剧唱腔,今年初,他参加全国“越剧百年戏迷大赛”,从全国10个分赛区1万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捧得桂冠,他还受邀与越剧明星在上海大剧院参加了“越剧百年华诞江南精粹戏剧展演”。“现在宁波年轻的越剧迷越来越多啦!”李锡年说,他每天都要到网上越剧聊天室,与武汉、成都以及远在美国的越剧爱好者一起,切磋越剧艺术,还经常参加网上越剧联欢会。
记者金敖生3月23日绍兴报道绍兴的越剧市场之火,可以从最近举办的江浙沪经典越剧展演中体现。这次展演历时25天,上演30台经典大戏,场场曝满,并且八成以上是市场购票。绍兴仅30多万人口,为何越剧市场能如此之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重视戏迷的培育,并将其作为繁荣越剧的重要一环。
今天,记者漫步绍兴城市广场、府山之麓、治水广场,发现处处丝竹幽渺、雅韵不绝。越剧戏迷一二十人成群,在乐师的伴奏下,手执话筒,相继演唱,那神情、那身段,十分投入。像这样的戏迷,据说绍兴市区就有1000多人。绍兴戏剧协会负责人说,振兴越剧,一方面是剧团要排出好戏,另一方面要培育戏迷队伍。后者是振兴戏剧的重要一环,万万不能忽视。
据绍兴市演出公司透露,绍兴的每场越剧演出,都少不了一批铁杆戏迷的捧场,有了这批戏迷,就基本托起了市场。现在绍兴组织了戏迷协会,办起了戏迷之家,还经常组织戏迷联谊会、演唱会、专业演员与戏迷见面会。
绍兴市更是积极为戏迷创造演唱条件,让他们在有舞台有灯光的剧场免费演唱。还在广场、公园、绿化带辟出了20多个戏曲角,让戏迷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就能展喉放歌。绍兴电台还在全国开出了第一个戏曲频道,让戏迷们一天到晚有戏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