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任何回报 “特殊协议”让受助者泪流满面
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24日 15:36:1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前天下午,即将于今年6月份毕业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事管理专业学生陈瑜,专程来到在蛟川街道保洁中心工作的张如普单位,高兴地告诉这位默默资助了她一年多、帮助她度过人生最困难阶段的长辈,她已经在宁波江东的一家医药单位找到了工作,还拿出当年他俩签订的一份特殊的资助“协议”,要求待她正式工作后“终止”。记者看到,这份协议上写着老张将每年资助陈瑜同学6000元,一年分两次支付,直至她完成学业;作为资助方的老张,坚决不要求陈瑜现在和今后对他作出任何形式回报等条款。即将于今年退休、有36年党龄的张如普是镇海蛟川街道一名普通公务员。自从6年前老张资助家境贫困的侄子开始,他逐渐将资助对象扩大到社会上其他贫困家庭。至今已先后与10余名贫困家庭的学子结对。几乎每年他都要从宁波慈善总会“认领”一至两名贫困学生,给他们寄去学习和生活费用,一年至少在一万元以上,从不遗忘或“拖欠”。其中杭州临安籍学生陈瑜和诸暨籍学生周丹英,是一年前他从浙江电视台看到这两位正在读书的学生父母患了重病、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准备中途休学回家的消息后,与浙江电视台联系,并赶到她们所在的学校劝阻,每年分别资助她们数千元。为了消除她们的顾虑,老张还与她俩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协议。这份协议,让病贫交加的陈瑜、周丹英全家人感动得泪流满面。一年多来,他一直忠实地履行着这份特殊的“协议”。这些资助的学生大都记挂着他,经常向他汇报学习成绩,逢年过节的问候电话更是让他感到温暖。他说,在他资助过的这些学子中,有一名宁波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自从去北京找工作后不久失去了音讯。当记者问老张对此是不是觉得有点失望时,他坦然地说没有,因为自己本来就不图任何回报,他还替这位学生“辩护”:小伙子一个人去北京闯荡不容易,或许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一时顾不上与我联系呢。蛟川街道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张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至今他仍在镇海较偏僻地段住着近10年前单位分配的70平方米住房,老伴没有退休金,年迈的老母亲要靠他赡养。在工作中老张是个出名的“老黄牛”,头脑里经常没有双休日、节庆假日概念的,碰到天气不好、垃圾多的情况,常常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了。去年他被评为创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获得1000元奖励后,他又加上自己200元钱一起资助给了一名患病的浙江理工大学贫困学生。目前老张每个月“风雨无阻”汇出的资助款至少在1000元以上。“一般人确实不容易做到。”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胡晓新 张三
编辑:
傅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