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新农村建设经验 平均25个人中有一个老板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0:32:5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   3月下旬,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浙江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6660元,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同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新标准对各全国省区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的结果显示,2004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度达到58.9%,比2003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作为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和资源贫瘠的,而遭受自然灾害又是最重的省份,是如何率先在全国走上新农村建设道路、并且取得骄人成绩?   产业集群:   2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   以中心城市、城镇和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和农业人口的集聚,目前已使全省75%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这是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最成功的方略。   统计数字表明,平均2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在温州和台州地区,平均每4个家庭就办有一个企业。如诸暨市大唐镇镇区面积仅为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足3万人,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4000多家袜业企业,一年能创造近25亿元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达1.5万元左右。   在浙江省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农民就率先洗脚上田,务工经商,在全省迅速出现了“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的局面,家庭作坊、私企和民营企业在浙江迅速崛起,吸纳了大批农民。浙江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集群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在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小户围绕中户转、中户围绕大户转”,有实力的兴办规模企业,实力小的就从事家庭作坊式生产。   正是产业集群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浙江的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着非农产业,使得浙江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这就是浙江省农民收入长期保持第一的秘诀。   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指出,减少农民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大前提。不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解放出来,要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就是一句空话。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傅白水
 编辑:
傅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nginx/1.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