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慧廉

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28日 09:11:0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的水稻科研不断进步;自主创新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持之以恒,遇到任何困难不打退堂鼓,并始终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张慧廉

  “水稻科学家的日子比一般农民还‘苦’?”一开始,记者还真有点不相信这句话,但在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张慧廉后,才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他的腿比农民的腿还黄

  在张老家采访时,还没等记者发问,他就挽起裤脚幽默地反问道:“你看看吧,我的腿,你说我这样发黄的腿像科学家的腿吗?”

  在记者看来,张老的这条腿还真的不像科学家的腿,甚至比一般农民的腿还难看。张老说,这是因为他研究水稻,整天泡在水田里,常年累月,与农民一样劳作所致。回首多年来的研发路,张老充满感慨:“我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离不开创新两字。”

  记者了解到,张慧廉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的印水型杂交水稻,已让无数农民从中受益。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规模种植以来,这一新型杂交水稻已在我国累计推广种植了3.65亿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仅2004年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4700万亩,占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1/4,超过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10。

  寻找不育胞质如同大海捞针

  张慧廉从1974年起接触杂交水稻,他发现当时的野败型杂交水稻具有育性稳定等优良特性,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他希望发掘新的不育胞质,彻底改良杂交水稻的品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发掘新不育胞质如同大海捞针;同时,不育胞质不会自行表达,难以自然发现。两大障碍横挡在张慧廉面前,使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我做事情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嚼别人剩下的馍。”有人笑他是“无知者无畏”,但张慧廉却是信心十足。在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后,他创造性地设计了这样一种发掘水稻不育胞质的新思路:从栽培稻中发掘新不育胞质的有效方法,从印尼水田6号等10个品种中发掘出新不育胞质基因。

  1974年冬,他用印尼水田6号等野败恢复品种与坪壤9号等野败型保持品种做了150对杂交,并先后成功培育出了3个印水型系列不育系不育胞质,并由此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杂交水稻——印水型杂交水稻。此后30年间,他先后主持、参与培育了146个印水型杂交稻新组合,其中由他单独完成的有27个之多,这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

  水稻育种需吃大苦耐大劳

  回首过往,张慧廉感慨良多,成功既来自于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更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稻株不会在脚底下等你!”他说,水稻育种人员的工作很复杂,不仅要有很扎实的育种遗传学功底,更需要能吃大苦耐大劳,从农田里成千上万株水稻中,找到你想要的那一株,而它出现的概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十几万分之一。

  “不论用什么现代仪器,都不能代替用手一株一株地将稻株扒开,看个仔细。”30多年来,为了找到更多的优良品种,他几乎每年都有8个多月时间在农田度过。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张明星/文 吴煌/摄  编辑: 周若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