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牙膏、口香糖广告中频频露脸的“全国牙防组”,因被质疑仅有一张桌子两个人、不具备认证资格和误导消费者而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遭遇诉讼,使得关于“认证”的话题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实际上,稍稍有心的消费者都会发现,现在的市场上,各种“认证”、“推荐”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几乎都有相同或不同的认证标识出现,有的更是打着“权威专家”、“行业研究学会”推荐的旗号。
如果说认证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商品质量,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品的话,那么,五花八门的认证标志的出现,正在日渐成为消费者的“烦恼”,有的甚至正在侵蚀“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认证”标识五花八门
如今,进入到商场,人们便会看见迎面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商品,而再细看每一样商品,都会看到一些“认证”标识贴在商品外包装上。这其中,既包括ISO、QS、HACCP、3C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能效比标识等各类国际、国内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标识,也包括一些以专家、机构或行业研究会推荐、联合生产的名义出现的标识(或文字)。
记者在杭州几家大型连锁商场均看到,食用油、日化产品、保健品和干货上的认证最多,除了ISO、HACCP、GMP等认证外,很多产品的外包装上还有以权威部门认证或者专业机构研究推荐名义出现的标识。
比如多款“中华”牙膏的包装盒上均有“世界牙科联盟权威发布”的标志;“高露洁”冰爽牙膏的包装盒上有“中华口腔医学会”的标志、另外还有“更多中国口腔护理专家选用品牌”的字样;一款“竹盐”原生白牙膏的包装盒上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临床认证”的标志;“舒肤佳”香皂和“六神”清凉香皂的包装上则分别有“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的标志。
面对认证,消费者心态复杂
事实上,种类繁多的认证不但给给消费者带来了辨认的困难,有的连产品销售人员自己都讲不清楚。记者在某商场调查时,指着外包装上的“认证”问某品牌食用油的一位促销员:这些认证是什么意思,该促销员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反正有这个就说明我们的油质量好,你买这种油肯定不会错。”
一位正在购买奶粉的消费者表示,对于这些认证其实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反正有认证的买回去总是心里感觉踏实一些,毕竟那些都是国家发的。”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0多名消费者中,其中12名均有类似心态,而且认为认证越多越好。另外一些消费者则表示,平常买东西不大注意看认证,“主要是看品牌,一般就认准某几个品牌,其他的基本上都不考虑。”
访问过程中,也有消费者反映:有些“认证”因为媒体报道过,知道是国家出的,感觉很可靠,但有的认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中华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正规认证,还有的认证如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由于很接近,不明白具体指的是什么,所以对于形形色色的认证,总的感觉是鱼龙混杂,不知道究竟该相信谁的。
认证的权威性遭遇挑战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认证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旦拥有,权威性不言自明。但是,近年来一些所谓的“权威认证”的出现以及个别企业在认证使用上存在的一些不法行为,正在使得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挑战。
以牙膏和香皂上广为出现的“权威部门”标志为例,因为有了某某权威部门认证或者某某专业机构研究推荐,这些产品曾经很受大众欢迎———很多消费者相信,这些权威、专业的机构多多少少是一道保证品质的“免检”牌,但是随着这些“权威推荐”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类似产品上,加上“牙防组”事件的出现,人们不由得开始怀疑其公正性。“牙防组”事件后,曾有一家网站组织了一个调查。调查中,当被问道“您选购好牙膏的标准是什么时”,64.1%的人回答“看品牌”、15.5%的人回答“价格便宜”,7.7%的人回答“看宣传功效”,仅有12、8%的人回答“有权威认证”。而对于“在以上标准中,你会优先选择全国牙防组、中华预防医学会等组织推荐的牙膏吗?”43.6%的人回答“会”,56.4%的人回答“不会”,其中65.9%的人怀疑上述机构的权威性。
记者熟识的一位知名空调品牌的销售负责人表示,像3C认证、节能产品认证、免检产品认证等这些都是必须的认证,各家电企业都会努力通过认证,有了认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提高不少。但有时候也会收到一些传真和邀请函,说是某某单位(一般来头都不小)最近有一个什么评选活动,邀请企业参加一下,只要交多少钱,就能被评为××,后面都盖有大红公章,“似乎只要给钱,就能拿到认证和获奖。”
除了个别认证因为认证单位的权威性受质疑外,一些认证因为相对接近让消费者难以把握。比如,同样倡导“健康、无污染、安全”的消费概念,“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近年来令消费者情有独钟,但是,究竟是“绿色”好还是“有机”好?各种称号有什么不同,很多消费者至今还区分不出。
同样的,认证“撞车”的现象更是影响到认证的权威性。最近的例子是,今年1月,中国大陆汽车俱乐部与清华大学一起将欧洲的轿车安全质量认证标准NCAP标准引入中国,并命名为中国新车评估体系(NCAPCHINA)。就在此后不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表示,将于今年7月推出其中国版的NCAP标准,并取名为CNCAP。有汽车公司担心,未来可能出现两个NCAP并立的局面,使汽车安全认证在国内失去公信力。
认证机构到底归谁管?
就在人们对形形色色的认证感到迷茫时,一些认证机构的合法性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有专家指出,“全国牙防组”被诉的意义就在于,它在提醒民众提高警惕性的同时,更提醒政府有关部门,对于那些平时似乎无职无权的认证认可组织,更应该时刻监管它的活动。
知名营销专家李玉国对记者表示,认证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过错,错的是不具备认证资格的机构进入市场,并且充当市场优劣评判的角色;错的是认证成为一种明码标价的商品进入市场,脑子转得快的领先,诚信经营的反而落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据了解,国务院2003年9月就已经颁布《认证认可条例》。对于合法认证机构,《认证认可条例》第十条其实已做出了明确规定,设立认证机构,应当同时符合几个条件:有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有符合认证认可要求的管理制度;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0万元;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此外,从事产品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还应当具备与从事相关产品认证活动相适应的检测、检查等技术能力。有关人士指出,对照《认证认可条例》来看,国内现在有形形色色的认证机构中有很多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合法认证资格。
据质监部门介绍,现在国内的认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规定必须具备的认证,称为强制性认证,比如3C认证、QS认证等;一种是商家自愿参加的认证,称为自愿性认证,比如ISO认证、环保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所有认证机构都必须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简称认监委)批准备案,才能作为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认证。”
据该人士介绍,浙江省现有5家认证机构是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分别是万泰、公信、环科、中农等,可以受理各自允许范围内的认证工作。他表示,所有正规认证机构都是可以在国家认监委网站()上查询到的。记者随后上网查询,并没有查到上述机构的相关备案。
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认证
那么,消费者又该如何面对众多的认证呢?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普通消费者,除了擦亮眼睛不轻信认证以外,更应该注意区分各种认证是否合法。
区分认证是否合法的途径是,可以上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不但可以查到认证机构是否合法,还能区分相关认证标志是否正确。查询产品是否通过认证,则可以上国家质监局网站查询。
有关管理部门表示,消费者在遇到认证产品时,还要明白这些认证标志的含义,不能单凭标志来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认证还可以另外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系认证,一类是产品认证,像ISO、HACCP等认证都是体系认证,只能证明该企业建立了相关管理体系,不能证明其质量就一定很好。”因此,如在产品包装上看到“本产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字样或“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字样,只能证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而不是生产的每件产品都合格。
此外,有些已作废不用的标志、地方标志等,消费者也要注意区分,在消费时要仔细查看,以免购买“超期服役”的认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