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们的集体签名。他们同时留下了对这座城市的深深眷恋。
金瑞锋。
日前,评论家白烨写了一篇《’80的现状与未来》,招来了’80后作家代表人物韩寒的激烈反击,由此掀起了一场骂战,就“到底什么是文学”、“’80后作家划分科学不科学”、“文坛的门槛在哪里”等等问题大开文坛论争。
由金华日报、兰溪市旅游局和小作家联盟网站共同主办的10位国内知名’80后作家金华行活动,刚好是在“韩白之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举行,所以,才有了’80后作家的一次集体表达……
A网络上被称为“’80后文学盛宴”
有人说现在是圈子时代,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怡然自得,两耳不闻圈外事。而且每个圈子都给自己划了一条界限,从这个圈子进入那个圈子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把’80后划为一个圈子,那么,’60后、’70后或者’90后的确很难进入这个圈,然而,通过“’80后作家金华行”,通过坦诚和直率的面对面的交流,他们有了一次奇妙的融合。并且,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打破圈子的束缚,我们的思想会更加丰富。
’80后作家金华行活动已结束,但它的影响力似乎刚刚释放。
3月26日,在本次活动结束后的第一天,中新社浙江网以《10位’80后作家金华行,恳谈“’80后”现状和未来》为题及时做了报道。浙江在线、QQ读书频道、搜狐读书频道、北国看书、小作家联盟等多家网站都将本报的专题报道和金华新闻网上的专题报道原文转载,并将此次活动称为“’80后文学盛宴”。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小作家联盟网站的执行人陈平兴奋地说:“这次活动在’80后作家群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它的影响力将会持续很久。”
在参加完主题论坛后,“寻找’80后新锐写手”入围作者、网友叶无痕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参加了此次论坛,我觉得,首先我们要肯定他们,但也要正确认识他们。他们现在最重要和最应该思考的,应该是如何从目前的青春期过渡到比较成熟的一种状态。我觉得文坛的今天确实是今非昔比,因此这种新鲜的写作方式,以及这些新人的声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有许多本报读者因没有及时看到报道,而在活动结束后打电话来询问:“作家们回去了吗?他们什么时候再来?”
B“韩白之争”背景下的’80后作家
网络上的“韩白之争”正闹得不可开交,因此,在各网站对此次活动的关注中,都特别强调了此次活动是“正在‘韩白之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曾经出过李渔、艾青等文学大家的浙江省金华市”举办的。因此,此次活动也成为’80后作家的一次集体表达。
在3月24日晚的主题论坛上,在被问及最近韩寒在网上炮轰前辈作家,引发’80后作家与前辈的冲突,问各位作家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时,已有多部长篇小说出版的蒋离子认为:其实不管是前辈还是后辈,我们写作只是凑巧写出来的东西有人读。应该不会有什么冲突,其实很简单。她还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我的书出了后,有很多老人问我,你给了出版社多少钱,我说,不是我们给出版社钱,而是出版社给我们钱。老人说,我们出书都要给出版社钱,你们写的书都是狗屎,为什么出版社还要给你们钱?凭什么啊?我就说,因为我们出的书有人爱读,你们那些自己出钱又没人看的书才是狗屎呢?”小堂也直言不讳:“我们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情故事写出来,那些人虽然比我们资格老但没有任何理由来对我们说三道四。”
其实,争论归争论,从来金华的10位’80后作家身上,已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改变自己,突破自己。他们正在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如袁帅表示下一步打算写都市情感类小说,蒋离子则想写一部关于女性情感的书。
C命题PK渐入佳境
“’80后作家金华行”结束了,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却将一直持续下去。“寻找’80后新锐写手”活动也由此进入一个更令人兴奋的阶段。或许是深受80后作家们的启发,这几天,入围“命题PK”的作者陆续提交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乏让人惊喜的佳作。笔名为“关海”的一位作者以数百字的《咏史》完成了第一命题,虽然格律上不是十分讲究,却颇有新意,如开头几句:“易安曾驻浙中婺,八咏楼,叹情愁。双溪泛舟,难载亡国仇。皱眉无意访名景,双龙奇,方岩秀……”
我们出的这三道命题,令许多作者深受“折磨”。高中生郑忱在电子邮件中告诉我们:“终于完工了。我已经有四个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每天晚上构思着,或打着手电筒写着,体力都快透支了。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睡个觉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地接受。毕竟已经努力过了,结果不重要了。”
有许多作者都对自己的入围感到非常惊喜,甚至专门打电话来核实。李云引说:“我参加这次活动,是一个偶然。入围第二轮更是激动万分,兴奋不已。虽然此类比赛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文章可能免不了稚嫩、晦涩,但我特别地珍惜,也用自己最大的激情去参与。感谢贵报给了正在追寻文学梦的青年们这么一个展现自己的空间,我要说:太谢谢了!”
期待作者们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