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用一项创新开始"熔炼"新时代

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9:12:4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国家与人民的需要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如今常有人说,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我认为这个标准还太低,只有当国家需要了,人民需要了,你的价值才实现了。” ——汪槱生

  创新大会前写信表“惭愧”

  “我的一些成果,都是许多同志共同完成的。我的工作中,尤其是中频电源的开发和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的建立,更是许多老一辈同事们呕心沥血共同努力的结晶。为了学科他们付出了毕生的青春年华,他们一生付与东风终不悔,青春写得江山绿。我与大家‘旧巢共是含泥燕’,今天我当上了院士,飞上枝头变凤凰,实感惭愧。”

  这段话取自汪槱生在浙江省自主创新大会召开前夕写给评委会的信,虽然获得“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但他的内心固守着对同仁的感激。

  一项创新改写一个时代

  1970年,我国第一台1kHz100kW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在浙江大学问世,被应用于熔炼特种钢材,汪槱生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负责人员。自此,一个用电子手段代替原始机械手段应用于熔炼领域的时代开始了。

  回想当时的情形,汪槱生记忆犹新。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他仅凭着一些经验和国外专业杂志、书籍,和其他工作人员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便成功开发了第一台中国人自造的中频电源发电机,并在实验室化出了第一炉钢。

  汪院士说,这项技术诞生后,迅速带动了国内的熔炼产业。目前,这些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机电、冶金等各行业的热处理和热加工过程中。迄今为止,在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中,感应加热电源是我国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他用技术“换回”一车木材

  说起当年用他那套标志着炼钢技术突破性成果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换回了一车木材这件事,汪院士笑着对记者说,“你们不会理解那个时候的情怀”。

  当时,汪槱生亲自跑了国内一百多个生产和应用感应加热设备的工厂,传授技术,调试、维修。在研制成功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后,他还开办了多期中频电源技术培训班,无偿将中频电源技术推广到全国。

  汪院士回忆,当年的技术推广,完全是无私、无偿、无保留的,“一切以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为上,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个人利益,什么专利问题。”尽管当时他和他的团队都是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才造起了当年十分简陋的实验室。

  汪槱生表示,惟一的一次“利己”行为,恐怕就是当时为了造实验室,他向一家北方的技术引进方提出:不需要你们的钱,要换,就换些我们造实验室的木材。

  人物档案

  汪槱生,我国著名的电力电子技术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28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主要参加者之一,1958年在国际上首创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技术,至今仍是大型汽轮发电机的主要冷却方式之一;1970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感应加热中频电源及一系列相关成果,并推动其产业化;1987年研制成功我国自制的容量最大的中频电源。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杨影  编辑: 周若耶

相关稿件
·汪槱生:创新先锋 赤子情怀 2006-03-27
·一生做了三件创新事——记浙江大学教授汪槱生 2006-03-27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