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城区通过提高收入等引导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爱上了社区医生岗位。目前,下城区已有105名医生主动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占全区医生总数的40.15%。他们都来自区级医院,半数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行医5年以上。
要解决群众看病难,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大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下城区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硬件建设的同时,发现“人”的问题凸显出来:许多医生不愿意到社区工作。他们认为,当社区医生待遇低,今后评定职称难,而且不如在医院坐诊有面子。区委书记翁卫军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用政策消除医生的思想顾虑,使他们高高兴兴到社区去为百姓服务。
下城区在制订政策时,全方位向社区医生倾斜。工作出色的社区医生年薪超过5万元,比在医院坐诊的同等职称医务人员高20%。诸国庆是下城区中医院副院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东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每周5个工作日,他在社区当3天医生,另外两天则回到中医院。诸国庆告诉笔者:在社区工作很累,但他的收入比专职当院长提高了20%。收入增加的还有潘雪凤医生。她原是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在政策的引导下,她主动申请到浙大御跸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此外,在职称晋升、业务进修、出国培训等方面,社区医生都会被优先考虑。下城区今年的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预算为1000万元,从原本每万人20万元的标准提高到25万元,外来人口按每万人12.5万元配备。这一水准在杭州市名列前茅。考核新政实行后,下城区社区医生的平均收入提高了约10%。
政策的引导让医生们愿意下社区,也乐于与居民交朋友,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笔者近日来到东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诸国庆正在给病人按摩。不到一刻钟,就有5位居民进来排队等候。艮园小区居民吴可告诉笔者:诸医生的针灸、按摩技术很好,在这一带很有名。浙大御跸社区卫生服务站俨然成了居民的“聊天室”——尽管没生病,冯德君、吴丽华、谢梅英等老人常来转转,和潘医生拉拉家常。有时,他们也会带点水果或自己烧的菜,请潘医生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