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6年中考复习的五点建议:
(一)“一做,一看”,认识、体验中考走在前。
在中考总复习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看一遍《200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习能力考试命题实施细则》,认真做一遍去年的(最好是近三年的)中考试卷和《细则》中的样卷【实际上是在2005年中考试题基础上进行增删】,对中考试卷难度设置,整体要求(各类知识点的分布),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哪些知识点适合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哪些知识点适合出现在压轴题中?新课程理念具体通过那些类型的问题体现?
特别建议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细则》,参考中考试卷和样卷,反思自己当时的复习内容。防止走偏,做无用功。随时、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一个目标,一个计划,自主复习,超前复习。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复习,努力使自己的中考数学分数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不同的人,要求也不一样。现在距离中考还有七十多天,问自己目前各科总体的基础如何?要达到中考升学目标,数学学科在中考中要到达多少分?有了明确的复习目标,在复习中才可以自主复习,自主评价。
制订计划之前要仔细思考以下问题:自己目前的数学基础如何?掌握较好的是哪些部分?最为困难的是哪一部分?最有希望通过复习可以掌握更好,成为提高分数增长点的是哪一部分?就整张中考试卷来说,自己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重视哪些类型的问题),才最能够提高总分?针对整个复习周期来说,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必须完成什么任务等等。
数学复习,建议最好按照知识块进行。自主复习时,要适当超前,在上课之前,把相应的知识块先期复习一遍,做些回顾性的练习,记下主要的困难,带着问题上课,及时把关键性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三)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质量训练保质量。
中考命题的趋势以基础题为主,从2005年开始,中考试卷难易度改为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5:4:1。2006年进一步改为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6:3:1。所以在复习中,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首先要确保前面的90%分数不丢。
每年中考都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基础知识,基础思想方法,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我们说要重视基础,不仅仅要以背记住这些基础知识,还要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题海战术”不好,但是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把数学学好。复习初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做一些适当难度的题,中期做题量要大一些,要覆盖到所有的考点,涉及各种题型和难度,临考前做题重在适应性练习,做好做仿真度较高的题目,避开难度过大的题目,以免挫伤自信。
目前,适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新型问题较少,要注意选择,不做旧题、陈题、偏题、怪题。重点提示:为适应课改要求几何证明题难度降低,几何试题转为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数学规律的发现探究能力。
(四)理方法,悟思想,发展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复习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重视记忆基础知识,重视解题。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和整理。这是学生复习中成绩总是上不来的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它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五)强化反思总结,注重错题分析,扬长“改”短,提升学力。
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一个知识块复习结束后,就要问自己,复习效果怎样?进步了没有?还存在什么问题?解题小结一般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来完成:自己以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的问题?我在解题过程中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解该题时哪些步骤容易出错?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该问题的难点何在?我是如何突破的?如果交换这个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仍然成立吗?我在解题时有哪些缺点?等等。最好把解题中的心得体会简要地写一下。要把解题效果最大化。尽量做到“举一反三”。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改正自己不良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复习中,不能仅盯学科,还要时时关注自己的学习模式。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思考如何通过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复习的效率。纠错本同时也可以记下自己在复习中发现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解题习惯,总结自己较好的学习习惯,较为有效的解题习惯。扬长“改”短,通过复习,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