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葱拌豆腐在饮食杀手之列
介绍食物营养读物如此流行,那这些书中涉及的食物理论到底介绍了一些什么内容呢?记者略微翻了几条,发现如果完全按照书中的说法进行日常饮食,真的要对先前的生活来一次巨大的改变。
传统说法的“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在这些“食物相克”说里被完全颠覆,家常菜小葱皮蛋拌豆腐被列为头号饮食杀手之一。按照书里的说法:豆腐中含有大量的钙质,小葱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二者共食,则结合成草酸钙,人体不易吸收,会得结石。还有一款常见的“黄豆炖猪蹄”也被打入“杀手”之列,说是“黄豆中膳食纤维中的物质会与猪蹄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干扰人体吸收”。
在书中,仅仅是干扰吸收还算是程度较轻的,有些家常菜就被指名为会“中毒”,甚至“死亡”。比如葱菇鸡块,里面的芝麻与鸡块同食“会中毒,严重的中毒者会死亡,需及时用甘草水煎服治疗”。照此推断,人们烤鸡时把芝麻放入增加香味的举动岂不是有下毒之嫌?还有一款“大葱和大蒜”的搭配,说是“一起食用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症状,需及时治疗”,那经常吃的“麻辣四季豆”等菜不仅是不补,还“伤身”得厉害。
书中说法自相矛盾
记者同时拿了好几本书翻看,发现这些书里的内容大都相似,西红柿和黄瓜、黄瓜和香菜、香蕉和酸奶、巧克力和牛奶、海鲜和维生素C、胡萝卜和白萝卜、香菜和猪肉,许许多多我们常吃的搭配竟然都在“相克”之列。有些书会简单解释两者搭配后所起的化学反应,但在结果中大多笼统地说:会“伤身”,还有的干脆是“会中毒”、“失明”、“导致死亡”,其中一些书还错别字连篇,比如把“易”统统写成了“宜”,意思刚好相反。
最让人不明白是,记者在一个系列的食物丛书中还发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两本相同主编的书,一本介绍“食物相克”,一本介绍“食物相宜”。而“菠菜豆腐羹”,在“相克”一书中解释为“豆腐里含氯化镁、硫酸钙,菠菜中含有草酸,二者结合生成草酸镁和草酸钙,人体不易吸收,对小儿尤为不利”;在“相宜”一书中则又称“草酸钙可以随粪便排出,减少了患尿道结石的危险”。还有黄瓜和花生这个组合,“相克”的说法会导致腹泻,“相宜”处又是“润肺和胃,有清热止血功效”,读者看了不免疑惑顿生。
家庭“煮”妇“宁可信其有”
韩国一部《大长今》让我们也意识到了吃的学问,随着饮食保健类图书的流行,这些书的读者群已经从老年人扩大到了中年人甚至年轻人。而食物相克说也在更大范围内流传开来。
不过对于这类问题,最为关注的还是在家中主掌餐饮事物的主妇们。记者在书店碰上了一位正在翻看《食物是最好的医药》的中年女士。这位潘大妈今年50多岁,丈夫中风卧床多年,她也是最近才留心起食物保健类图书的。以前报上会登些食物不宜搭配的生活小常识,她的几个老姐妹就会仔仔细细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向她推荐。
说起对“食物间相克”的说法,潘大妈倒是很理解:“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在注重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起饮食健康,一般书上写的我们觉得都是正确的,实在碰到有些模棱两可的食物,可吃又不可吃的时候就不吃了吧,反正那么多菜中也不一定吃这道菜,烧这道菜吧。”
在采访中,潘大妈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选择:对于书中的中医、西医门道,虽然不一定明白,也不确定是否真实,但从心理上讲,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过也有人颇调侃地对记者抱怨:“今天报上登了不能一起吃,明天书上又说可以吃了,专家们就像‘打架’一样,没个准心。”
专家意见
别被相克说法“忽悠”了
“这些所谓的相克相宜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千万别把老百姓给误导了。”对于食物间相克的说法,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铎很气愤:“这些食物搭配既没有经过实验室的实验,更没有临床的数据表明,这在科普教育中是很可怕的。”
他解释说,在现代营养学中并没有“相克”的说法,人属于杂食动物,很多食物搭配在经历了多年的饮食习惯检验后,已经说明没有问题,现在再提出这些带有颠覆性的说法,本身就缺乏科学根据和实践检验。他举例说,比如茶叶和鸡蛋,现代营养学中就认为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可以保护鸡蛋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对人体有益的;而曾经被大肆宣传过的“吃一斤土豆,相当于2两牛肉”的说法,也“完全是瞎扯,没有根据的”。
其实,食物的相宜相克并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各人体质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而书中用简单的“中毒”、“有害”来描述,显然是过于笼统和不负责任的。比如目前被营养学界认同的“蟹和柿子不能同食”,如果明白道理,就知道并不是只有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那些消化系统不好的人,“一个柿子就够饱一个礼拜了”。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饮食保健也是越来越重视。李铎教授的建议很简单,其实最营养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只有两句话——“什么都吃点,什么都别多吃”,注重营养的均衡和食物的多样化,不必过分迷信这些“食物相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