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西空巢乡村 倾听留守孩子心声 妈妈快回家
www.zjol.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7:17:1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爷爷的困惑:山里为什么就留不住他们的心
“我们不要紧,只是苦了丽峥这孩子。儿子媳妇在外面其实也很辛苦,可这山里就是留不住他们。”一辈子没出过遂昌县城的爷爷实在有些想不通:外面就有那么好,把村里那些年轻人的魂一个个都勾走了呢?村里只有90来户人家,340多人,出去打工的就有百来号人,年轻力壮的都走了,留下的只有老的和小的。每次一个人孤伶伶在田里干活的时候,老人都会想起年轻时大伙一起出工、一起收工的情景,那时候,他一天可以赚10个工分,是家里的壮劳力呢。“那时多热闹啊。”老人的回忆里有种深深的眷恋。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祖祖辈辈都看作“命根子”的田地,突然变得轻贱了,种田只能保个口粮,田地里,年轻人的身影一天天稀少了,被抛荒的田地越来越多。已经快70岁的老人去年一个人勉强把家里的4亩多田都种上了,今年实在做不动了,只种了一亩多,剩下的就只好让它荒着了,村里像他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种田赚不到钱,可农民不种田还能干些什么呢?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都走了,村子好像一下子没了脊梁骨,以后村子该怎么办呢?老人喃喃地说着,很茫然的样子。
其实在老人眼里,这几年的日子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早几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元,是遂昌有名的贫困县,这两年,镇上鼓励大家种植高山无公害蔬菜,收入慢慢提高了,人均收入将近有3000元,去年种四季豆,村里最好的人家一年也收入了将近两万块钱。“如果在家里种四季豆也能赚到钱,不知他们愿不愿意回来?”老人的眼里满是期盼。
“我们这里交通不便,路修好了,可能他们就愿意回来了。”奶奶则把孩子们不愿回家归咎于村里的那条小路。听说今年要动工了,这让老人有些兴奋。修这样一条路要400多万,政府康庄工程拨款只有250万,去年,村里发动村民集资,每人出300元。短短几天,村民们很快都凑齐了钱:这个钱就是牙缝里挤也要挤出来的,路不通,村子就没盼头,更留不住人了。这一点,老人们心里最清楚。
妈妈的坚持:我们不会再回去了
“我们家条件很差的。”被妈妈张月华称为家的,不是中村的那幢泥坯房,而是宁波北仑小港一间10多平方的简易平房。房间用布帘子一隔为二:外面是厨房兼吃饭间,里间搭积木似地紧挨着两张床,逼仄的空间就只够转个身的余地了,电视则干脆被逼到了半空中。“我们不会再回中村了。”抹着淡淡口红的张月华矜持地笑着说,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我们在这里习惯了。回去还能干什么呢?出来都已经10多年了,地里的活我们都不会干。”
张月华在一家服装厂打工,丈夫踩三轮车,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有一千五六的收入,尽管每个月都过得紧巴巴的,可是,在她眼里,这样的日子还是比在中村有盼头。私底下,张月华很羡慕弟弟一家:一直在北仑打工的弟弟前两年在当地买了套二手商品房,把一家三口的户口全部转过来了。“他们现在已经是宁波人了,以后小孩子读书不用交借读费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买得起。”张月华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兴奋的叹息。
对于那个从小被自己扔在中村的大女儿,张月华显得既无奈又愧疚。妈妈对不起你,你以后长大了也不用管我了——她甚至想让女儿用这样的方式来惩罚自己作为母亲的疏忽和不尽责。让她欣慰的是,女儿很懂事,“她说不怪我。她成绩很好,一直是班里前两名。我们实在不想荒废了她,可到这里读初中要很大一笔借读费,还不知道能不能进得去。”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