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点多,孝顺镇市基村一间老式的木屋里,4位老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前,桌上摆着几根一角钱的筹码———牙签般小的木棍,他们玩的是一天输赢最多也就两元钱的麻将。
屋子的主人鲍金达坐在条凳上,陪着这些老伙计。尽管他一个下午都没上桌“玩两把”,但却时不时咧开着嘴笑,似乎比赢的那位还兴奋。
“现在生活也有了保障,没事就图个热闹。”鲍金达说这话的时候,屋外的阳光正打在他的脸上。
老人们的安心,来自这样一项举措:村里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子女的赡养兑现情况都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以此敦促子女主动完成赡养义务(昨天快报曾作报道)。
听到金华孝顺镇有这样的新鲜事儿,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董明评价说,在老龄化社会,此举是一种尊老倡孝的新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95岁老人遇到不孝子女
市基村只是这次孝顺镇子女孝顺榜公示的一个试点村,本月底,此举将在该镇115个村全面推开。
子女孝顺榜公示的举措,正是源自于市基村。村支书方依根说,春节前,他们就已这么做了,“灵感来自于一个十分别扭的调解工作。”
市基村里住着一位95岁的老人,她有4个不是亲生的孩子,其中只有一个经常在身边。但这个孩子本身收入不高,夫妻俩都是清洁工。让村干部生气的是,平时老人生病要照顾,在外头的孩子都不来管,但一到村里发福利时,却都挤过来拿钱了。
“就这事,我们都调解了10多次。”方依根说,最后没办法只好采取强制手段。
村主任余孝斌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的事处理不好又会引出更大的麻烦。“村干部管,还不如村民大家一起管。”于是,子女孝顺榜便由此而生。
重要的是形成尽孝氛围
据介绍,孝顺榜公示前,各村村干部必须进行调查摸底,把60岁以上老人家庭的分家协议(子女当时的赡养承诺)存入村委留档,再去老人、子女和附近邻居那里,对兑现情况反复核对。
他们的做法是,多宣传尽孝的,以形成良好氛围,鞭策那些赡养不力的也能主动去尽义务。如果发现个别人赡养不力,村干部先说服,没有改变的就会直接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