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微风。阳光打在盲童王惠芬的脸上,她微笑着,双手把盲文课本抱在胸前,沿着校园专门铺设的盲道,熟悉地穿过操场,走到教学区一楼盲人班教室。
这学期是王惠芬进入华强职业技术学校的第4学期。上课前,这位梳着辫子的女孩努力地寻着记者说话的方向,睁着虽然看不见外界的眼睛,淡定地对记者勾勒自己的历史:19年前,她出生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九里村普通的农户家庭;5年前,一直视力不好的她突然失明,在医院查出是不能治愈的先天性青光眼;两年前,她从位于富阳的浙江省盲人学校初中毕业后就直接升入了这所特殊教育中等专科学校。
上完两节理论课后,王惠芬与同班另13名同学一起,在年轻教师陆统的带领下,互相扶着上了四层阶梯,走进了专门为这14名盲人学生开辟的网络教学实验室。
狭小的网络教室。
戴着耳机,手指在键盘上摸索,17岁的陈雪开始网上生活。
上网,其实是“听网”
张新俊,浙江瑞安人。21岁的年龄让他成为这个班级的“年长者”。他很关心其他同学,在不到15平米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室,他首先让其他同学选好电脑,然后自己在离门最近的电脑桌前坐下。
开机,大家不约而同的首先抓起了耳机,塞进耳朵。耳机里面传来开机提示音后,张新俊用手摸索着摁开了屏幕键,虽然屏幕开关对于他们而言,并无多大意义。
上网的过程,对于盲人朋友来说,主要是听觉使用的过程。华强职业技术学校教务科副科长李斌对浙江在线记者说,该校主要以聋哑学生为主,几年前开设盲人班,一届一个班级的容量,每班15个学生左右,生源来自全省各地初中毕业的盲人或者视力障碍的学生。学校针对盲人学生网络学习专门从北京花万元购进了一套“北极光”软件和硬插件,盲人学生就可以通过这套软件系统在听力提醒的支持下完成网络阅读和沟通。
打开浏览器,“W、W、W、B、A、I、D、U、C、O、M”,伴随张新俊盲打键盘的操作,耳机传来百度的读写音。确认读写正确后,张新俊用键盘方向标从“网页”移向“MP3”,记者试着操作了一下,电脑上光标每移动一次,耳机里都会自动报出“文字链接——XX”的提示。之后,张新俊在搜索栏里用智能拼音输入法输入了“男儿当自强”,页面显示出了关键词所有歌曲列表,张新俊是看不到的,但他再次通过软件声音提示准确地选择了一首开始了试听。
显然,盲人朋友上网打开一个页面的时候要复杂而且缓慢的多,但这一点也不能阻止他们接触网络的热情与欣喜。
因为眼前的黑暗,上网过程总是被一些意外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