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故事③ 这1100元讨得好辛苦
林雪妹今年刚满18岁,在义乌市绸城街道某绣花厂上班,由于厂里主管要对一些女工动手动脚,最后她们不得不离开。本来她们每个人应得工资1200元,但最终只得到了100元,还必须在账本上写上”工资已经全部结清”字样。当林雪妹买好回家的车票,拖着大包小包的她竟没赶上火车,而此时她只剩下了5块钱。看着远去的火车,林雪妹绝望地号啕大哭。
路人把林雪妹带到了义乌市总工会。陈有德立刻安排维权中心把车票改签,同时与小林的老板王某联系上了。可是老板一直不认账。一直磨到傍晚5时多,老板终于同意支付剩余的1100元。
此时,有两个男人等在门口。陈有德意识到事情不对,很有可能钱会被拦截下来。陈有德便叫工作人员先打发这2个男人,同时又安排好林雪妹的住宿。2005年5月4日晚,林雪妹终于带着钱踏上了返回江西宜春的火车。
陈有德说 面对民工我无法冷漠
陈有德个子不高,一张黝黑的脸,穿着西装,白衬衣的他在镁光灯下做事迹报告时,显得有点局促。在讲述自己的事迹时,他说得很少。而当与他共事过的同事充满激情地说他时,他却悄悄走开了。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本来就是普通的农民。”陈有德常常这样说自己。“面对民工,你真的没有办法漠视。有的民工走到这里,看见你就扑通一声跪下了。有时候十几个民工,还戴着头盔,流着汗就跑来找你了”。
陈有德担任义乌市总工会主席已经8年了。之前他是村镇领导,如今还兼着金华市总工会副主席。他把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总结为4个字就是”爱、为、给、靠”,具体地讲就是:爱群众、为群众、给群众、靠群众。
“其实群众是很容易满足的。”陈有德说,你为他做一点小事,群众就会记你一辈子。走在路上你对老乡问个好,点个头,他们就很高兴,你也会觉得很暖和。过年过节去看看,买点肉,买点日常用品。你放下架子,主动去接近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他们就记你一生。
维权之路
专业机构保障民工权益
维权中心踏上一条有序发展的道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陈有德刚来到义乌总工会时,整个工会没有一个法律专业人才,没有专门的为民工维权专项经费,没有维权专职机构。2000年春节刚过,维权中心就引进了2位法律专业毕业的人才。同年10月,义乌市职工法律维权协会成立。
2001年,陈有德以金华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在金华市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领衔提出了《关于建立工会系统职工法律维权新机制》的206号议案,建议成立一个面向职工,符合司法部规定的”劳工法律律师事务所”或”劳工法律维权服务所”之类的维权机构,使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障。议案引起了金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这一议案纳入重点督办。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全力支持这一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