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民间来治污民企做 温州打造民牌环保新模式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9:28:2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温州市,每吨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成本是30万元,低于国外70万元的投资标准;吨垃圾处理成本为80元,远远低于国内大城市和国外的120元处理成本。目前,温州每天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焚烧发电处理,成为在国内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城市。温州利用民间资本的环境治理模式,被称做“民牌”环保模式。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使温州的环境、资源和生态为温州的经济发展付出巨大的代价。平阳水头制革污染2003年被列入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之一;苍南、平阳的母亲河——鳌江,从1993年至1996年的4年间,水质从II类标准全面下降到劣V类,成为我省八大入海水系中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河流。
面对严峻的污染现状和新的经济发展挑战,温州市在环境保护上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和发挥民营企业、民间组织、民营资本和民众力量,在打好“民牌”上做足文章,走出了一条温州特色的环保管理新路子。
温州的民营经济催生了诸多行业协会和商会。据统计,温州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近200家,70%的企业成为会员企业。如何引导企业自觉自愿地进行环境治理,温州市环保部门相中了日益壮大的行业协(商)会。
温州合成革行业是龙湾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业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基地,但年产值120亿元的背后是百姓对环境恶化的怨声,企业也如坐针毡。为找到治理合成革生产中废气的“良方”,在温州市环保局的牵头下,温州市合成革商会和同济大学、嘉兴中达集团共同出资100万元,开展了二甲基甲酰胺废气治理技术的开发,并在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进行废气净化回收装置的试点。这套装置回收率达到92%以上,一年可回收二甲基甲酰胺550吨,经济价值240万元,不到半年就收回了成本,专家论证组认为,这项技术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试点成功后,温州市环保部门大力推广,鼓励更多企业安装,商会也以行业自律要求企业安装。到去年底,全行业已有95%的企业安装了废气净化装置,并投入运行。温州市环保局由此看到了利用行业协会促进企业治污这条新路子。在积极引导下,温州合成革商会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对合成革行业的废水、甲苯、丁酮、二甲胺等废气进行治理,目前试点进展顺利,龙湾区22家合成革企业已开展废水治理,合成革工艺废气的主要臭气来源——二甲胺治理技术已全面推广,基本达到处理要求。
温州的民营资本十分活跃,四处寻找投资领域,但在温州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上过去是一片空白。2000年,温州一家环保公司提出以投资市场化、运营企业化、设施国产化的模式投资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引起市环保部门的重视,并开展大量调研。2003年,温州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成为全国首家由民营投资建设的垃圾发电厂。随后几年,温州又吸引民间资本5亿多元,相继建成临江、永强2座垃圾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达2200吨,发电装机容量31500千瓦。温州市还探索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做法,去年以来,形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思路,在建的市区东、西两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经济开发区硅藻精土新工艺污水处理厂和瑞安污水处理厂均按照BOT的形式实施。将于今年6月完工的“温州合成革固废(残液)无害化处置中心”,也是采用商会和企业的合作建成的,届时可解决日排量20吨的人造合成革污泥出路。这些新的尝试为各地治污设施市场化运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刘宇
编辑:
洪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