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讲到当‘村官’,为什么你笑得最大声?”“请两位同学互相评价一下优缺点,你觉得你们俩谁更适合去西部?”一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出其不意地向面试者抛出一连串怪问题——这一幕近日出现在浙江工业大学。这几天,全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面试在各个高校相继展开。
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王尧祥表示,目前为止,已有1200多名学生报名,比去年新增100多名。今年不仅出现了准研究生报名,更出现了首个准博士生和首个硕士报名。“浙江‘两项计划’志愿者服务经过两三年后,已成品牌。”王尧祥表示,为输送过硬素质的志愿者,今年心理测试手段也首度引入了面试程序。
-研究生、博士生争当志愿者
“研究生,过两三年还可以考,而支援贫困地区,可能就这一次机会了,虽然我已经考上研究生,但还是决定放弃。”浙工大工业设计系学生朱飞鸿“弃研支边”,语出惊人。她的“壮举”遭到父亲和男友的强烈反对,但她在面试时的决心却很大,她打趣地解释了自己的动机:“我的名字和一个武术家一样,所以决定了我有正义感;我是在五一节出生的,注定要比别人勤劳点!”
老师很快给了朱飞鸿一个惊喜——出于对研究生支援欠发达地区的鼓励,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可以选择保留学籍,先支援后读研。听得小朱连呼“意外”,面试老师笑言:小朱的勇气可嘉,但同学应该多了解志愿者相关政策,免去不必要的“牺牲”。
“往年报名‘两项计划’的都是本科生,今年一下子出现了4名考上研究生的报名者。”浙大团委副书记吴巨慧表示,有选择先去西部、保留研究生学籍的,还有保送直博的张波,以及硕士俞勇强,这样的事在我省是首例,在全国也很少。
“我进大学时,就听学长们讲支援西部的故事,终于等到报名机会了。”张波说。
王尧祥也表示,他们了解到,许多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了解“两项计划”,并将毕业后申请做志愿者纳入了人生规划。
-“回馈社会说”与“事业经营说”
用一两年时间,收获一份终生难忘的经历——很多报名学生都希望这一两年的时间能磨练意志、丰富经历。但今年除了“丰富经历说”,又多出“回馈社会说”与“事业经营说”。
“回馈社会说”是相当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西部计划的想法,浙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崔红伟,在4年间获得6项奖学金,“我过去接受了太多社会对我的馈赠,如今我想回馈社会。”浙江工商大学的许采红、宁波大学的王利亚,都是家境贫寒,接受过社会资助或高额奖学金,他们也是抱着回报社会的理想报了名。
“两年时间太短,时间长了,才能出点成绩嘛。”浙工大药学院毕业生徐文韬与别人不同,他持的是“事业经营说”,他的顾虑是两年志愿者时间“太短”。
徐文韬希望去省内欠发达地区做个“一线村官”,“我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两年的时间对于我的工作,似乎还太短。”
-心理测试首度被引入面试
“刚才有同学说要当‘村官’,你为什么笑的时间最长呢?”心理老师石变梅面试浙工大一名男生时,出其不意地抛了这样一个问题。
该同学说,因为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岗位。
石老师后来解释,这个问题其实是想测试一下该同学对志愿者计划的自我规划程度。“其他学生都没笑,因为‘村官’确实是可能被安排的岗位,这位笑的同学对该岗位没有了解,因此对自己当志愿者,也没有周全的考虑和规划。”
还有两名同班男生,石老师要求他们相互评价,看对方是否适合做志愿者。
“他……人好,成绩好,爱照顾人,缺点么,我没准备讲别人的坏话啊,他平时不关电脑……”一名同学吞吞吐吐地说。
石变梅解释,这个问题其实是针对其中一名较内向的同学,这名同学对他人的观察过于简单。“他说要到‘青年中心’工作,这个岗位需要擅长助人、与人沟通,可他对同寝室的人的优缺点都说不全,怎么去发现别人的困难、帮助别人呢?”
石老师说,从今年开始,团省委将更加重视志愿者的心理健康,这次心理测试是浙工大志愿者面试中专门设立的环节,主要由面谈与网上问卷组成。面谈问题较为随机,报名学生还被要求在校园网内的“心灵有约”栏目注册,完成一份《症状自评测试》,该测试共有90个问题,主要检测性格、人际关系、情绪状态,结果将作为筛选的参考依据。
石老师表示,往年曾出现过个别志愿者因无法适应当地环境而返回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性格过于内向、不擅言谈,不擅长拓展人际圈的同学,去西部后,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容易产生不适应。”
-投机心理得不偿失
石老师还特别指出,如今也有些学生把支援西部、省内欠发达地区当成“就业临时避难所”,这种心理易导致就岗后的不良情绪。“抱这种心理的同学,申报志愿者时其实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对支援地区的服务工作缺乏奉献感,无法投入、浮躁,因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抱逃避就业心理者,一两年后回来可能依然面临找工作困难,专业知识也遗忘了,又因为在支援当地时没有用心工作,该学的都没有学到,既得不偿失,也对整个志愿者队伍产生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