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5月11日综合各地消息 昨天,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上,阴云笼罩了大半个中国。省气象台也在日前发出暴雨黄色预警,阴雨天气将持续数天,我省主汛期即将来临。
我省一向是灾害多发区,汛期来临前,各地做好准备了吗?昨天和今天,本报记者深入海塘、水库、山区地质灾害点采访,了解各地准备工作情况。
开化:夜巡水库方心安
本报通讯员张国友、曾建福记者严元俭报道“嘟……”昨晚6时30分,正在听取联村干部汇报山塘水库检查情况的开化县城关镇镇长姚宏平,手机上收到一条由“县农民信箱”发来的消息:开化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警报,未来6小时内将有暴雨袭击。“走,再去水库现场查看。”姚宏平将镇干部分成8组,奔赴各山塘水库。
15分钟后,姚宏平一行3人打着手电,来到位于桥头村坞九水库。走上坝面,只见坞九水库责任人毛金平正在溢洪道上清理杂物。姚宏平问完水库情况,发现水位在上升,溢洪道通畅,闸门开启正常,整个坝体无裂缝、无渗水,一切正常。
30分钟后,天上下起了豆粒大的雨点,姚宏平来到离县城8公里的田里水库。水库责任人王成良介绍,他们每天都安排人员在溢洪道上排除杂物,目前水库坝脚、坝面、放水涵道等均无异常情况。
晚8时40分,8个检查小组的工作人员再次聚集在镇会议室汇总情况。窗外下起了大雨,但大家的心里踏实多了。
景宁:全天候监控隐患点
本报记者聂伟霞报道连续3天的狂风暴雨袭击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三枝树村。今天一大早,村民张小宝就穿上雨衣到各地质隐患点巡查。8时整,他带回了最新情况:降雨量已达每小时15毫米,有一处山体发生滑坡。他提醒村民做好各项防灾抗灾准备。
去年9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山洪席卷了三枝树村:堤防被彻底冲毁,成片的大棚蔬菜淹没在泥石流中,6幢房屋倒塌……信息不畅通、反应不灵敏,造成了重大损失。今年还未进入汛期,村里就制订了“防灾预报制度”,由20多位村民代表组成巡逻队进行全天候巡逻,严密监控汛情,并一天四报,向村民通报汛情。
村里还积极做好灾前防范工作。5月5日,由村里出资18000多元,村民出力,将闲置的村小学教室整理一新,作为村里10多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的“临时住所”,提前让他们撤离了危险地带。
桐乡:盖起新楼挡风雨
本报记者褚定华市报道组郁欢、李晓鹏报道今天下午,桐乡市河山镇八泉村的村干部正在帮助残疾户杨柏奎布置新家。今年以来,河山镇镇政府进行排摸,及时统计危房,通过补助,让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户盖起新楼房,安全渡汛。杨柏奎就是享受这种待遇的农户之一。
在桐乡市水利局水利科,工作人员正在针对上级有关要求,对照去年卡努台风中的情况,安排各乡镇、街道的工作。该局工作人员说,每个乡镇、街道里都抽调了专门人员,组成排摸小组,直接入村到户,同时还对外来流动人员聚集区、建筑工地、工棚等地进行重点排摸检查,对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的危房进行登记造册,及时落实转移地点,使每一个老百姓安全渡过汛期。
台州:筑起“海上长城”
本报记者陈敢通讯员钟光伟报道台州永宁江上游5公里海塘坝日前建成完工,标志着浙东千里海塘台州境内主要在建海塘工程结束。
连日来,台州各县市区进一步强化责任制,加紧对已建成的300多公里长的标准海塘进行巡查,对闸门进行了现场调试,做好备用电准备工作,确保防汛抗台工作万无一失。
目前,各县市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纷纷组织人员检查防洪(潮)堤塘、河道、交叉建筑物等情况,对堤坝闸门及启闭机等设备进行检测运行。确保水利工程在洪水标准内渡汛安全,力争今年大汛不死人、少伤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