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来电:我在西湖边游玩,看到有个人写了一篇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章,写得很好。作者是位30多岁的安徽人,他把写好的文章打印出来,放在地上,让大家看,如果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就在纸上打√,不喜欢就打×。他在白堤这里,就在断桥边。
核实报道:写文章的作者名叫李家兵,文章打印在一张长2米、宽15厘米的白纸上,题目就叫《梁山伯与祝英台》,叙述手法采用七言古诗:
“第一阕杭城求学上虞县北玉河畔,闻名十里祝家庄。祝公花甲九子女,朱门青瓦壁辉煌。最爱小女呼英台,为去水中捞月亮。生来英台性难训,百事总见独顽强。……”根据情节发展,全文分9阕,共250行,每行末尾押ang韵,全篇共3500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李家兵写的七言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梗概与传说故事并无大的改动。
在文章旁边的另外一张白纸上,李家兵用毛笔字写了以下几行字:梁祝故事源自浙江民间,今经俗卑之手打印此篇,若欣赏者,请在“√”栏画“√”;反之,请在“×”栏画“×”,敬请朋友们尊手提笔!而“√”栏和“×”栏,则设置在文章的末尾,两栏间用毛笔虚线分隔。
田里插秧时写女儿哭声中也写
李家兵32岁,安徽无为县人。生性腼腆,不善言谈。他说自己只是个农民,初中文化。
李家兵从小爱好古诗词,尤其是李白和杜甫的诗。他说,完成这篇七言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花了他整整四年多的时间。创作一直穿插在他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就在女儿出生的哭声中我还想到了几行诗,哪怕平常在田里插秧,有时候也会灵感突现,后面该写什么了,一想到要写的东西,什么事情都顾不上了,非得马上记下来。”
写出来主要想让大家熟悉冷僻字
之所以会有这篇七言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缘于一次跟朋友们聊天,说起“縻(mí,系住的意思)”这个字,很多人不认识。
“我想到了生活中有很多不太常见的冷僻字,这些字很多人不认识,我就想,要是把这些冷字放在诗里面,诗呢,写的又是大家很熟悉的故事,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让冷字变得不冷,而让大家接受?”李家兵说,他把字典里所有带ang发音的字都找了出来,一一列在纸上,共有300多字,为了一一弄清这些字的含义,他还专门买了一本《辞海》。“我现在才用了250字,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
在他的文章中,确实有很多冷字,比如“一路送来一路行,涉水登山不驌骦(sùshu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良马名称)”、“顿觉眼开明心窍,刻刻时时舞劻勷(kuāngráng,表示急迫不安的样子)”、“已许马家马文才,愿兄另娶西施颡(sǎng,额头,这里指代人)”、“但见蝴蝶双现出、翩翩起舞飞桃塽(shuǎng,高而向阳的地方)。
躲来躲去绕了西湖一圈
前天下午,李家兵从老家坐了五个小时的汽车,到杭州城北的瓶窑下车,在一家小旅馆过了一夜。昨天一大早,他就兴冲冲地赶到西湖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杭州,我想先看看,西湖边的人接不接受得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杭州。
“保安不让我把文章摊开来,到处赶我,我都快绕西湖一圈了。”他写文章的白纸上,已经有了一个带灰尘的脚印,看到这个脚印,他的神色似乎很心疼。
截至下午3点三人上前打√
李家兵的文章在西湖边一展开,围观看热闹的人倒还真不少,不过仔细阅读全文,最后在文章末尾打√和×的人却寥寥无几。截至下午3点,只有三个人上前打了√。
路过的曾先生去年大学刚毕业,看了好一会,才看到第三阕,全文没有看完,他上去打了一个√,“想想人家很不容易的,这么多字又要押韵又不能重复。”一听这话,李家兵连忙说,“同情没必要的,打√和打×主要是看喜欢不喜欢。”
李家兵说,“如果打√的人多,那我就有信心把其他几个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都用七言写出来,要是打×的人多,那说明大家都不喜欢,我也就不写了。”他还说,村里很多人都说他傻,写故事不为钱也不为名,还不如多锄地,“要是在杭州人家笑我傻,我倒反而不怕,反正我一走,大家谁还会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