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半个月,家长该做啥?昨天下午,由今日早报、浙江在线·教育频道与杭州众才高考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携手考生、决胜高考”大型主题公益巡回报告会让家长们吃了颗定心丸,我们从报告中摘选了部分内容希望能给家长有所帮助。
主讲人: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副校长兼教务长、知名心理辅导专家韩似萍
帮助考生找到新的动力
如果发觉孩子精神不集中、意志消沉,或是成绩停滞不前,那么可能是他对学习产生了疲惫感,需要新的动力。韩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他的理想以及高考的具体目标,如报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等,即能让孩子放松,也可以为填志愿作准备。
保证考生的饮食和睡眠
饮食和睡眠相当关键,但好的饮食并不需要大鱼大肉,大幅度地改变以往的饮食结构并不利于考生的身体。
韩老师建议,每天煲汤,比如银杏炖鸡、萝卜子排等,晚饭后炖上,让孩子在晚自修回家后喝上一碗,即不腻又非常有营养;家里常备水果;给孩子包里常备巧克力;每天睡前一杯鲜奶,有利于睡眠。
学会情绪管理
考前家长的情绪对考生影响很大,家长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给考生压力。
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现在父母一般不会给孩子施加反面压力(即直接批评孩子),但更要注意正面压力。如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大步走路,看孩子的眼神都怕惊吓了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太关怀,一会儿给孩子送杯牛奶,一会儿削个水果,家长的这些举动都会让考生更紧张。
其次,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相比。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别人的孩子,像“某某妈妈说某某学习特别勤奋,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或是“听说某某学习效率特别高,你向人家学着点”,这样比较容易让孩子受打击。
第三,不要低估孩子的应付能力。孩子经过多年的训练,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应试能力,家长要有信心。例如,有的孩子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题,家长无法接受,但孩子已经形成的习惯就不要再去干涉。
第四,对考生要有正确的态度。中学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在学着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肯定,但父母能否无条件接受他,这对他们还是十分重要的。每个父母都应该让孩子知道:在父母面前,他永远是最好的。
第五,不要刻意关掉家里所有的娱乐设施,如电视、广播等。这样的气氛会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家里还应像往常一样,给考生一个轻松的环境。
家长考前六“不要”
不要成天叨唠
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时时对孩子说,要抓紧时间复习。
不要承诺许愿
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考得好,我给你买个笔记本电脑”,“考上北大,我带你到国外去玩”,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
不要威胁加压
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制造压力,就威胁孩子,“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这样的言语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孩子复习。
不要盲目给孩子买辅导材料
家长对学校复习的程序和内容并不了解,认为多复习辅导材料会有效果的,结果是冲淡了老师的复习计划,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不要盲目报辅导班,会分散孩子的精力,没有把老师叮嘱的内容复习全面。
不要请假在家照顾孩子
这样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
不要干涉孩子自主学习
考生在最后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法,此时不要把他人的学习方法套用在孩子身上,强迫自己的孩子改变原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