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温榆河与通惠河交汇处。 |
5月12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大运河考察仪式”结束后,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考察团冒着霏霏细雨,驱车来到位于北京东城东四十条22号的南新仓。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粮仓,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也是考察团此行考察的第一站。
据史料记载,清中期有皇家粮仓13仓,其中城内7仓城外6仓,专供八旗三营和文武四品以下官俸禄米及军马豆料等。而这些粮食大都是从大运河上运进来的。在清末,由于各省漕粮改折银两,仓廒没落,民国时又改为军火库。目前,东城区共保留了古代粮仓18座24廒以及部分藏墙。
在这些被保留下的仓廒中,至少有两座已经被一家文化公司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
考察团成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先生说,这些古代的粮仓建筑,结构和外观最重要,如果把它空关起来,没有人气,可能会比保护性利用更容易毁坏。刘庆柱先生仔细考察了新加固和装修的粮仓,不住地点头,说,这样的文物利用可以让人放心。
下午1:20分,考察团来到通州八景之一的燃灯佛舍利古塔,它是大运河北端的标志。古籍记载它是辽代的遗物,但在1987年的修建中发现了新的证据――在第13层的灶门砖刻上,有古诗一首:“巍巍古塔镇潞陵,时赖周唐人建立”等句,于是专家确认为北周的建筑,1979年它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文保单位。
这座古塔有悬铃2248枚,塔悬铜铃之多为世界之最。尤其的古塔的倩影垂映在200米外的大运河上,云飞水流,绿树环拥,美不胜收,为古代文人墨客来到通州吟诗舞墨之处,留下美好传说无数。塔身13层横出一株榆树,想必是小鸟衔来种子,在凌云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保护古塔,将榆树迁居塔下公园,如今枝繁叶茂,甚为壮观,被通州人视为自己的精神象征。
在燃灯塔畔就是著名的葫芦湖码头,明清时期,大运河上运来的粮食驳岸后,就是由此再次上船,浩浩荡荡驶向京城。现在连同燃灯塔、葫芦湖码头和“三教庙”为一体,修建成了供通州人休闲娱乐的公园。
20分钟后,考察团来到了北运河的起点。据有关人士介绍,流淌了千年的古运河留下了无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地不仅有“面人”、“风车”、“毛猴”等民间手工艺,还有20余处庙会,特别是在漕运中形成的“运河号子”,多达10余种,目前仅有75岁的赵庆福老人一人会传唱。当地的政府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
离开了通州,考察团进入了天津的武清,来到了北运河主干道。历史上原为自然河道,后经隋、元三次拓浚和历代的整治,成为沟通南北漕运的人工河道,其水源来自潮河、白河和榆河三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解放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柬埔寨的西哈怒克国王等外国友人都先后视察了武清北运河的筐儿港枢纽。
从上午开始,初夏的细雨一直追逐着考察团。但细雨并没有给考察工作带来影响。无论考察团走到哪里,当地的群众都表现出了热情的关注。在武清,有一位运河边上度过了漫长岁月的刘大爷,得知考察团的来意后笑了,他说,我做梦都想见一见在大运河上走船的情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