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学生不请自来
高校校园里,也在掀起着国学热。记者昨天从中国美术学院了解到,国学课是学生中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
据了解,国学选修课本科阶段,学生要学习书法、四书五经等;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还可以选修人文素养课,包括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与诗学、陶瓷史等课程。
苏阿嫦是学习法国美术史的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修了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与诗学。她说:“国学课的课堂上,总是坐得满满的。虽然是为研究生开的课,但我们总能发现好多本科生来旁听。”
苏阿嫦告诉记者,在她周围,有几个同学对经典著作非常熟悉,他们成为很多学生羡慕的对象。不过,她也感觉,现在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得太少,所以上国学课,很多人觉得有些吃力。“我以前读过《论语》,看了20页,懂得不多。但我觉得,那些东西真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会学下去。”
国学书:大师备受追捧
这个城市的国学温度还可以在书店里感受到。经常去书店的读者也许发现了,书架上,介绍经典的图书越来越多,一些国学大师的著作很受追捧。
据统计,在以人文学术为特色的杭州晓风书屋,当代国学大师钱穆的书在学术著作中的销量,不是排在第一就是第二,甚至超过了当下热门的易中天的书。
记者还了解到,正是看中了现代人对国学的热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近期将推出一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例如《文心雕龙札记》、《词学通论》、《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唐诗杂论》等一批国学经典著作,都是在沉寂多年之后的再版,让人眼睛一亮。
调查问题:人们了解国学吗?
调查目的:测试市民的文化态度
尴尬:国学大师只知其名
在随机调查中,记者发现,市民对国学的了解非常有限。就算很多人知道王国维是国学大师,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重境界”,也被一些人常挂嘴边,但大家并不清楚,王国维究竟研究了什么。
如今,不要说读经典,就连四大名著,读过的年轻人都越来越少。日前,一份对北大、清华和人大这三所中国著名学府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回答“都看过”的占27%,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为48%。
尴尬:汉服变成了戏服
除了大大小小的国学班,全国各地的“汉服”提倡者也越来越多。他们举办全国汉服倡导者的聚会,把汉服穿到大街上,组织“霓裳恋”汉服知识竞赛。他们造成了视觉与文化的震荡:身穿汉服,却手持手机、数码相机,言谈举止和身体语言却全都属于现代。
但是,一些年轻人看到汉服表演,误以为是COSPLAY(动漫角色扮演)表演,甚至有人把穿着汉服的人当成“大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