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浙江,最终是为了发展浙江。走出去,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反哺家乡——
浙商回乡创业热潮全面涌动!
跳出浙江,最终是为了发展浙江。走出去,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反哺家乡。此次浙商大会上出现了一幕幕令人感奋的场景:不少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纷纷给家乡递上了丰厚的“大礼包”——与省内各市及有关方面一举签下了62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近140亿元。
“这仅仅是浙商回乡投资高潮的一个前奏。”省协作办负责人意味深长地说。
“地瓜经济”根在浙江
在京杭运河余杭段兴建物流园区,并购重组国企杭州加气混凝土公司、打造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斥资20亿元在舟山港设立石化基地……对富春建业集团董事长、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张国标而言,其回乡投资的手笔远比他到黄浦江畔一砖一瓦地“垒天下”大得多。他感慨地说,当初自己选择到上海创业是为了求得更快的发展,现在实力壮大了,理所当然该为家乡建设出点力了。
正是抱着与张国标一样的想法,不少浙商早些年为求发展,纷纷跳出了浙江;等到做大做强了,他们又义不容辞地回到家乡发展。同在上海创业的浙商李书通在台州投资11亿元上马“巨科”铝业项目;在重庆打拼多年的浙商李松在玉环斥资6000万元,设立年产1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基地;“茉织华”的李勤夫在家乡平湖斥巨资打造10平方公里的九龙山风景区……由省协作办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仅2005年浙商回乡投资项目就达247个,投资总额219.4亿元。
有人形容浙商是“地瓜经济”,不管其枝叶多么茂盛,它的根系却始终扎在生它养它的浙江大地上。这话引起了湖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任雪涛的共鸣。他说,浙江作为资源小省,投资硬环境特别是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确实比不上中西部一些省份那么诱人,一些企业为了解决发展的“瓶颈”,不得不跳了出去;但大多数浙商一旦在省外、境外创业有成,最先惦记的必然是如何回报家乡。不管走到哪里,这种亲情式纽带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政府鼓励浙商回乡发展
安徽省浙江商会会长何建国说,正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开明、大气的态度,大大激发了省外浙商反哺家乡、回乡兴业的投资热情。
事实上,政府鼓励引导在外浙商资本反哺浙江的指向已然清晰,那就是通过实施相关的鼓励政策,引导在省外做大做强、优势明显的浙商回乡投资创业。明确以正在实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重点引导资本、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优质要素回流,发展高端产业,同时大力支持省外浙商回乡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海协作工程,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省协作办副主任郑宪宏认为,除了制约我省投资发展的土地、资金、能源等硬环境趋于好转外,浙江出众的“软实力”也成了吸引省外浙商回乡创业的“强磁场”。在他看来,这种软实力首先体现在法治环境上。在浙江,一般不会出现对企业“吃、拿、卡、要、压”等现象,治安状况也相当不错;其次,浙江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像高速公路、港口及工业园区“三通一平”建设均在国内有很好的口碑;第三,浙江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与诚信为先的商业文化积淀,浙江的金融生态也是国内最好的。还有,就是浙江各级政府的管理观念与服务意识比较到位。对正在寻求更高层次发展的省外浙商而言,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拉动因素。
鼓励省外浙商回乡投资创业,其真正目的在于促进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联动发展,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新格局。省协作办人士如是说。
寻求高层次的投资
浙商回乡投资,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资金回流或低水平的投资重复,而是浙江提升产业层次的一种机遇、一种对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教授认为,省外浙商回乡创业,不是狭义的汇现金或项目投资。信息、人才、文化、资源等投入则是更高层次,更具意义。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地创业的浙商,他们在带回资金、项目的同时,也把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知识带回了浙江,从而带动了浙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确实,当初浙商“走出去”给浙江腾出了一定的产业发展空间,如今他们“回进来”又恰好填补了这个空间。不过,一“出”一“进”之间,“空间”的内涵早已起了质的变化——腾出的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引进来的则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北京浙江商会会长沈国军表示,能够回乡创业的浙商大都已“功成名就”,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他们回乡投资的目的除了回报家乡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寻求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双赢式发展。这正与浙江所倡导的“腾笼换鸟”相合拍。
“就像当年浙商跳出浙江一样,省外‘实力派’浙商回乡发展的热潮即将到来。”有专家这样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