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人在社区张网捕鸟
昨天下午,在小刘遭遇偷袭的地点,记者发现那只鸟儿朝人“虎视眈眈”,始终不离不弃地在河对面的柳枝上监视。
小刘说,这只鸟袭击过的不只他一个,5日下午就有一个女士中招。2号楼的沈老太太也说,上周末她的孙子在这个河边钓虾,也被淋了一头的鸟屎。
就在大家猜测的时候,18号楼的徐江源说了这样一件事:上个月有天中午,社区里有几个外来的小伙子用网在河对面的树上抓了几头同样的鸟。当时那些被抓的鸟叫声很大,这件怪事,会不会和那次捕鸟有关?
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事很新鲜,社区对家养动物袭击人的纠纷处理过,但类似的袭击事件还没碰到过。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些鸟是保护动物,也不能打。她建议,能不能请一些捕黄蜂的专家,把这些鸟抓起来,送到其他地方去养。
专家估计,此鸟受过骚扰
绍兴市生物学会理事长、动物专家何钦侃教授接受绍兴晚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鸟很可能就是乌鸫(读做dōng。常见的雀类,上体呈黑色,两翅和尾呈墨黑色纵纹,下体其余部分黑褐色,缘栗色。亦称“百舌”、“反舌”、“乌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及华南),活动范围在山脚、半山区一带,但不少在矮树做窝,是食虫的益鸟。
“很可能以前有人影响过它的生活,袭击过它或掏过它的窝。”何教授说,一般情况下鸟不会袭击人的。而另一位林业专家则说,出于保护后代的本能,有的鸟会袭击那些它们认为有威胁的事物,比如颜色特别鲜艳的目标。
这种“怪事”其他地方也有
输入“乌鸫袭击”进行网上检索,记者发现,类似情况在富阳、福建福清、湖北青山古镇、河北石家庄等地,也都曾发生过。
2005年5月发生在福建省福清镜洋镇的事具有一定典型性:一个小男孩频频遭受乌鸫袭击,那只乌鸫朝他拉屎、扔石块、扔虫子……凡鸟类能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害得小男孩要在父亲保护下,捂着脑袋才敢上学。遭袭击的直接诱因是:之前,小男孩拿了一个碗口大小的鸟窝回家,并伤害了幼鸟。
对于这一现象,专家的解释较为一致:鸟袭击人的现象虽然非常罕见,但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乌鸫有着很强的记忆力,味觉也很好。估计有人伤害了幼鸟,乌鸫才会出于母爱展开袭击。而且,它能记住曾经掏过鸟窝、伤害过幼鸟的人的气味。而随着繁殖期的结束,乌鸫可能会淡忘伤痛,渐渐忘记“仇恨”,停止袭击。